“包子雷”霸屏 食物當炸彈可能嗎?

2017年03月20日09:28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包子雷”霸屏, 食物爆炸可能嗎

從“手撕鬼子”到“褲襠藏雷”,“雷點”不斷的抗日神劇近日再度因為“包子雷”成為屏霸。

薄皮大餡的包子,咬上一口,味道不錯,隨手一扔,頓時變成威力巨大的“手雷”,炸得硝煙四起,沙石亂飛。這是電視劇《敵后便衣隊傳奇》中的情節,抗日隊伍中有人發明了殺敵神器——“包子雷”,用劇中人物的話說:“俺這個包子啊,能吃,也能炸!”

電視劇裡言之鑿鑿,看的人不禁犯起嘀咕:“包子竟然還能爆炸,這是電視劇為了博人眼球杜撰的,還是確有其事,食物爆炸可能嗎?”

“包子雷”純屬虛構 食物炸彈可以有

“像電視劇中呈現的那樣把包子變成手雷,從尺寸、構造、觸發機制等方面來看,不光在過去不可能,即便是現在也造不出來。”中國兵工學會《兵器知識》雜志副主編熊偉說,退一萬步講,即使“包子雷”能爆炸,按照包子容量裝的炸藥,也不可能產生劇中的爆炸力。

雖然電視劇裡的“包子雷”的確荒誕了點,但是也不是完全憑腦洞杜撰,因為歷史上還真的有食物炸彈。

1942年,美國戰略情報局(OSS)為活躍於緬甸的克欽族抗日游擊隊開發出C型粉狀炸藥,它是將面粉和TNT炸藥混合制成的特種炸藥,表面看與普通面粉沒什麼兩樣。這是為了避免在運送過程中被日本哨兵攔住,如果對方起疑,可以當場吃下去。OSS的使用說明顯示,C型粉狀炸藥無毒,可像普通面粉一樣制成面包、餅干等形狀,不得已時可以食用。

OSS用美國最暢銷的面粉品牌——“杰邁瑪阿姨”為這種粉狀炸藥命名。使用時,可先將這種粉狀炸藥烙成大餅,在此過程中,無論你怎樣蒸烤,它都不會爆炸。不過,把這樣一籃子“大餅”放到某個目標附近,然后插入雷管,定上時間,它一定能爆炸。

據統計,總共有15噸“杰邁瑪阿姨”炸藥被運到緬甸戰場並得到使用,其間日軍沒有任何察覺。不過,“杰邁瑪阿姨”必須要插上雷管才能引爆,而且吃下去肚子會非常難受。

包子惜別武器圈 面粉確可成殺手

雖然把包子變成威力巨大的殺敵利器是無稽之談,但是做包子的原料——面粉卻是貨真價實的隱形殺手。另一部電視劇《偽裝者》中,明誠為了毀滅証據,炸毀了面粉廠。然而,他一沒用炸藥,二沒用汽油,三沒用瓦斯,僅僅用面粉就把面粉廠引爆。首先,他劃破了多袋面粉。然后,將面粉全部揚洒在空中,使空氣中彌漫著面粉的顆粒。等特務進入面粉廠后,點燃打火機,扔進漫天飛舞的面粉中。?!面粉廠成功引爆!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玉米澱粉、小麥面粉、奶粉等都是可燃粉塵,在特定的條件下都能發生粉塵爆炸。”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生產專家、東北大學副教授鐘聖俊說,粉塵懸浮在空氣中形成處於爆炸極限范圍內的粉塵雲,遇到足夠能量的點火源(例如明火或高溫),燃燒速度極快,火焰會瞬間傳遍整個空氣粉塵混合物空間。如果在開放空間發生爆燃,主要危害是高溫。如果在相對密閉空間發生爆炸,危害包括高溫與超壓。粉塵爆炸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包括設備爆裂、建筑毀壞和人員傷亡。

2010年2月,秦皇島驪驊澱粉廠發生澱粉粉塵爆炸事故,造成21人死亡,4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730萬。2015年6月,台灣新北市八裡的八仙水上樂園舞台,在舉辦彩色派對活動最后5分鐘發生粉塵爆炸意外,造成500余人受傷,12人死亡。

面粉並非獨一份 很多食物都能燃

事實上,不只是面粉會爆炸,生活中很多食物,如面條、餅干、腐竹等都會燃燒。專家表示,燃燒是一種化學反應,是可燃物與空氣中的氧氣之間發生的快速放熱和發光的氧化反應。能燃燒的物質稱為可燃物,大多是含有碳和氫的化合物。一般我們容易想到的可燃物是煤、石油、天然氣、木頭、酒精、布料等,很少有人會將食物和燃燒聯系在一起。但事實上,很多食品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和氫的化合物,完全符合可燃物的條件。

以腐竹為例,干腐竹含水量很少,隻有8%左右,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約佔45%,其次是脂類和碳水化合物,各佔22%左右。這樣看來,腐竹的主要成分基本都是可燃物,又很干燥,能燃燒是自然的,無需大驚小怪。燃燒是食物的固有屬性,並不是添加了什麼有毒物質。明確了這一點,以后再看到網上出現什麼食物燃燒的視頻,就大可淡然處之了。

哪些情況下食物變“炸彈”

冷凍可樂

上海一名男孩從冰箱冷凍室裡拿出一聽罐裝可樂准備飲用,沒想到,在開啟拉環的瞬間,易拉罐突然發生了爆炸。當時因為氣體噴發力度較大,爆裂的罐體碎片劃到男孩臉上,傷口很深可能會終生留疤。

可樂液體結冰后本身體積會增大,另外因為可樂中溶解有一定的二氧化碳,而當可樂放入冰箱冷凍室后,液體結冰或部分結冰,氣體溶解度就會發生變化,液體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溢出,導致罐內氣體壓力增加。此時,將冰凍的可樂由冷凍室(-18℃)拿到室溫下(20℃以上),因為溫差達到了30℃以上,由於熱脹冷縮的原理,罐內氣體受熱急劇膨脹,所以此時開罐極有可能引起爆炸。

塑料瓶裝的可樂跟易拉罐裝的可樂發生爆炸的原理是一樣的,發生爆炸的幾率與容器材料的抗壓能力、冷凍室的溫度,以及冷凍室與室溫的溫差有關。材料的抗壓能力越小、溫差越大越容易爆炸。而啤酒跟可樂是一樣的道理,啤酒中溶解的也是二氧化碳。

專家提醒,含氣的飲料盡量不要放冷凍室,不要讓其結冰,如果要喝冰的建議放冰塊。

微波爐加熱雞蛋

湖北的一位父親給孩子煮雞蛋的時候,因為趕時間就用塑料碗盛滿水,將雞蛋放入碗中,用微波爐加熱。加熱過程中聽到微波爐中有“砰砰砰”地炸裂聲,兩分鐘后,他打開微波爐,雞蛋徹底爆炸,炸裂物飛濺。因為正臉面對微

波爐,他的眼睛受到重創。

微波能穿透食物,穿透深度大概是5厘米左右。其他加熱方式,是從外向裡加熱食物,但微波爐不遵守這條規矩,如果食物內部的水分也比較多的話,就會從裡到外一起加熱,這樣的好處是,加熱很均勻。壞處是,如果是一些密封性較好的食物,比如雞蛋,因為有外殼和內膜包裹,而微波爐加熱又很迅速,中心蛋黃處產生的水蒸氣一時排不出來,導致的后果就是雞蛋爆炸。

相比生雞蛋,人們更習慣把涼的熟雞蛋拿到微波爐加熱,而厚厚的白蛋白密封性很好,加上堅固蛋殼的包裹,后果當然也是爆炸。

酸奶過期

深圳女孩小葉在超市買了酸奶,買回家后一直放在冰箱裡。過了幾天,她打開酸奶,一喝覺得味道不太對,便隨手將酸奶扔進了垃圾桶。沒想到,第二天她在家做家務時,忽然被垃圾桶裡的酸奶瓶炸傷了眼睛。

酸奶在2—6℃的情況下,乳酸菌會暫停發酵,保証酸奶的新鮮和營養。一旦脫離了冷藏條件,乳酸菌就會加速發酵,產生脹氣。小葉將酸奶扔在垃圾桶一夜,夏季高溫導致酸奶內乳酸菌進一步發酵,產生了很多氣體。當瓶內氣體過多,壓力較大的時候,就可能會引起爆炸。 (記者 付麗麗)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