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生物群:揭開地球上最古老動物的神秘面紗

2017年03月17日08:15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動物世界的黎明 我國科學家卡定瓮安生物群年齡約為6.09億年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瓮安生物群被學界視為動物世界的黎明,它的發現揭開了地球上最古老動物的神秘面紗。然而,地質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沒有獲得其可靠的年齡。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周傳明研究員等學者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揭示,瓮安生物群的年齡為6.09億年(±500萬年)。

瓮安生物群主要產於我國貴州瓮安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組含磷地層,它以磷酸鹽化方式精美保存了多種類型的微體真核生物化石,包括帶刺疑源類、多細胞藻類,以及管狀和球狀微體化石,其中一些球狀化石曾經被解釋為動物胚胎和微體后生動物,隨后這些化石的生物屬性在國際學界引起了持續而深入的討論。

瓮安生物群為新元古代(距今約10-5.4億年前)全球性冰期結束后多細胞真核生物的爆發提供了關鍵的化石証據,然而地質學家們長期以來並沒有獲得其可靠的年齡。

“瓮安生物群放射性同位素年齡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埃迪卡拉紀(距今約6.35-5.41億年前)生物演化進程的認識。有的學者認為,瓮安生物群的出現早於埃迪卡拉動物群,也有學者認為瓮安生物群和埃迪卡拉動物群是同步演化的。”周傳明說。

周傳明所說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首先發現於澳大利亞南部的埃迪卡拉地區,它們是生活在前寒武紀海洋的一大群宏體軟體軀多細胞生物。埃迪卡拉生物群和瓮安生物群的發現,被學界視為點亮了生命的火炬,迎來了動物世界的黎明,是寒武紀(距今約5.41億年至4.85億年前)初期突然大量出現各門類動物的“生命大爆發”之前奏。

瓮安生物群年齡的卡定,緣於周傳明等學者近幾年野外工作時,在湖北宜昌樟村坪剖面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組上磷礦層頂部發現的一層凝灰質岩石。隨后,他們與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離子探針中心合作,最終用鋯石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技術卡定瓮安生物群年齡為6.09億年(±500萬年)。

周傳明說,詳細的岩石地層學、同位素化學地層學和生物地層學對比顯示,湖北樟村坪剖面上磷礦層和貴州瓮安磷礦剖面上磷礦層(瓮安生物群的產出層位)為同一時期的沉積。因此,這一數據限定了埃迪卡拉紀瓮安生物群的年齡為6.09億年(±500萬年),表明瓮安生物群早於之后在距今5.8億年出現的埃迪卡拉生物群。

這一研究成果,近期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刊物《地質雜志》(Geological Magazine)。 (記者 劉詩平 董瑞豐)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