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比同齡人顯老?原來基因變異在作怪

它可使老人大腦老化速度超同齡人12年

2017年03月16日08:08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為什麼比同齡人顯老?原來基因變異在作怪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常見的遺傳變異,它會大幅加速老年人大腦老化速度,並可能增加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患病風險。相關研究15日在線刊發在《細胞系統》雜志上。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老年人看起來會比同齡人更顯蒼老,有的人則更顯年輕,這種老化差異在人的大腦額葉皮層同樣存在。額葉皮層是大腦高級認知中樞,在推理認知等大腦高級功能中起著關鍵作用,其老化差異對老年人行為影響明顯。

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900多名死者尸檢大腦樣本的遺傳數據。他們通過分析這些人的轉錄組,繪制出給定年齡段的大腦生物學標准圖像,然后比較個體轉錄組與同齡群體標准轉錄組的差異,從而看出一個人的額葉皮層是比同齡人老還是年輕。

隨后,研究人員對每個人的基因組進行了分析,尋找與衰老相關的遺傳變異。他們發現,一個名為TMEM106B的基因變異與大腦衰老關系密切。該基因變異比較普遍,有三分之一的人會有兩個變異副本。研究人員指出,一個人到了65歲左右,TMEM106B基因變異就開始發揮作用,有兩個“劣質”副本的人,其額葉皮層的老化程度會超出擁有正常基因副本的人12年。

此外,研究人員在顆粒體蛋白前體基因內還發現了另一個與大腦衰老有關的基因變異,但其作用不如TMEM106B基因大。顆粒體蛋白和TMEM106B位於不同的染色體上,但參與相同的信號傳導途徑,兩者都與罕見的神經變性疾病額顳痴呆相關。

該研究雖然並沒有確認這兩種變異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作用,但研究人員指出,個體基因會增加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不過並不是主要致病因素,衰老才是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最主要風險因素。因此,找到與大腦老化有關的基因變異或可作為預防或治療與年齡相關腦疾病的新標靶。 (記者 劉海英)

(責編:張萌、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