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噩夢連連?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健康預警

2017年03月02日09:2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大部分人晚上睡覺都會做夢,有時甚至會做噩夢,嚴重影響睡眠質量,那麼噩夢究竟是怎樣引起的?又該怎樣避免噩夢的“入侵”呢?

 

2016年3月14日,睡眠師唐堂帶領自己的學生貼上面膜,在長沙街頭用人體拼成了一個巨型的“睡”字,以此呼吁市民關注睡眠健康,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楊華峰/中國新聞網)

據《羊城晚報》報道,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高敏認為,做夢是正常的睡眠反應,屬於神經活動。由於神經活動與神經遞質有關,當情緒過於緊張、焦慮時,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的分泌會不斷增加,在人體進入睡眠狀態后,繼續刺激血管收縮、加速心跳等,進而影響植物神經功能的正常工作,引發做夢或多夢的現象。

那麼,噩夢又是如何產生的呢?據國際在線報道,人體睡眠狀態中出現的做夢現象,都發生在快速眼動睡眠階段。《科技日報》提到,科學家研究發現,在快速眼動睡眠階段,主宰人類情緒的杏仁體(腦的情緒中心)十分活躍,也極易產生負面情緒,當主管短時記憶的海馬體與情緒中心杏仁體相遇時,就會將前一天產生的恐懼、悲傷等情緒與其它不相關的事物結合起來,以便更好地“消化”這些負面情緒。因而夢中一些毫不相干的事物會奇怪地聯系起來,甚至會出現恐懼、悲傷的畫面,導致噩夢產生。

但如果經常噩夢連連,那麼就要注意,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預警,據國際在線報道,做噩夢時有劇烈身體活動如尖叫、哭泣、踢打的人,有可能存在患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經衰退疾病的風險﹔經常做噩夢的孩子在青春期患精神病的風險更高﹔如果你的噩夢越來越多,還經常夢到不能呼吸或溺水等,則有可能患上睡眠呼吸暫停這種慢性疾病。

如何才能避免噩夢的“入侵”呢?未來網提到,避免做噩夢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注意睡姿,睡覺時可以選擇仰臥姿勢,同時保持手臂自然下垂,五指放鬆。

2、避免壓迫身體,睡覺時雙手不要放在心臟上,不要壓迫胸部及下肢。

3、保持愉快的心情,睡覺前不要有情緒上的大波動,同時,少看具有刺激性的影視劇等。

4、合理飲食,晚飯不要吃得太晚或太飽。

《生命時報》提醒,一旦兒童出現頻繁做噩夢,並伴隨情緒低落、孤僻沮喪、胃口改變等情況時,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以防出現其他健康問題。(劉海峰)

本文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科院醫學心理學博士聶聰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崔鐘文、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