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喻焰
民營快遞企業“領頭羊”順豐將正式完成借殼上市。記者從順豐內部了解到,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順豐控股”)將於24日在深交所進行更名儀式,順豐總裁王衛將出席。
受上市利好,順豐借殼上市的公司鼎泰新材23日股價上揚,收盤封停。有機構預測,順豐上市后市值將保守突破2000億—2500億元,王衛的身家或將超千億。
至此,國內第一梯隊快遞企業基本完成上市,資本助力下快遞行業競爭進入新階段。去年中國快遞量超300億件,位居全球第一。此前發布的《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計劃到2020年培育2個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知名快遞品牌。
市值或遠超“三通一達”
22日晚間,順豐借殼上市的鼎泰新材發布業績快報,公司2016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74.83億元,同比增長21.5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80億元,同比增長112.51%﹔
報告指出,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速運物流綜合服務。2016年度,公司實現營業利潤36.93億元,較上年持續經營業務同期增長44.20%。這是順豐控股借殼鼎泰新材后的首份業績快報。
早在去年5月,鼎泰新材發布公告,宣布將其全部資產和負債與順豐控股100%股權進行置換。同年9月,順豐控股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將順豐優選相關資產和業務剝離,剝離后順豐控股持續的主要經營業務為速運物流綜合服務業務。
受順豐借殼上市利好影響,鼎泰新材23日股價上揚,收盤漲停,報價50.19元。有機構預測,順豐上市后市值或將保守突破2000億—2500億元,遠超“三通一達”。
數據顯示,圓通市值約696.28億元、申通市值約420.66億元、韻達市值約470.45億元。選擇赴美上市的中通快遞,向美國証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說明書時,募集不超過15億美元。
對比前兩年業績,順豐在營收、利潤以及毛利率方面也都在逐年上升。2015年順豐財務報表顯示,公司全年營業收入473.08億元,淨利潤19.6億元,毛利率為20.42%。2014年順豐營業收入382.49億元,淨利潤10.9億元,毛利率為17.55%。
早前,王衛曾表示順豐不會上市。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表示,企業在不同的經營時期面對不同的環境會需要一些經營戰略上的調整。“順豐想走國際化道路,上市公司的身份更加規范,在國外一些地區會更容易通過審批和其他經營要求,國際化的需求倒逼順豐上市。”
行業毛利率不斷下降
2016年,國內快遞企業集中上市。除中通快遞選擇赴美IPO以外,圓通借殼大楊創世、申通快遞借殼艾迪西、韻達快遞借殼新海股份分別在國內上市。
對比已經上市的快遞企業,順豐無疑是賺錢能力最強的一家。根據此前業績披露,2016年度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8億元,營業利潤36.93億元,而“三通一達”的淨利潤則均在20億元以下。
根據各家2016年業績預告,圓通預計淨利潤為13.5億元至14.5億元,申通淨利潤為12.38億元至12.5億元,韻達預計淨利潤為11.6億元至12.2億元。在美上市的中通預計本月27日公布2016年第四季度報表,根據中通去年公布的財務數據預計,2016年淨利潤為20億元左右。
隨著順豐借殼鼎泰新材,民營快遞第一梯隊基本完成上市。資本助力下,行業競爭進入新階段。
從快遞件均收入來看,已從2005年的27.7元/件降至2015年的13元/件左右。中金公司數據顯示,行業毛利率已從2007年約30%的水平下滑至目前5%—10%的水平。根據2015年各家快遞公布的數據,順豐毛利率最高,為20.42%。圓通、申通和韻達的毛利率分別為13.42%、16.42%和16.00%。
在徐勇看來,目前電商利用優勢打壓快遞價格,是造成快遞行業利潤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中國快遞行業的同質化競爭需要做出改變,通過優勝劣汰,整合重組等提高快遞行業的市場集中度。預計到2020年,快遞行業會發生大型的整合重組現象。”
徐勇認為,知名民營快遞企業基本完成上市,代表著未來整個快遞行業的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但由於順豐的市場定位是商務中高端市場,毛利率較高。未來走向的是國際市場,與“三通一達”不完全相同,順豐面臨的挑戰或許會小於其他四大快遞公司。
快遞企業爭相改制上市的背后,政策利好是一大推手。去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各類資本依法進入快遞領域,支持快遞企業兼並重組、上市融資,鼓勵“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未來或形成“快遞航母”
最近幾年來,中國快遞業呈現井噴發展態勢。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2016年全年快遞業累計完成312.8億件,穩居全球第一,增速保持在50%。
在超出預期的增長速度下,國家郵政局發布了《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快遞業務量要達到700億件,快遞業務收入達到8000億元,積極打造“快遞航母”,形成3至4家年業務量超百億件或年業務收入超千億元的快遞企業集團。
《規劃》還提出,要建設一批輻射國內外的航空快遞貨運樞紐,拓展國際貨運航線,逐步打造輻射全球的國際快遞航空網。到2020年,要培育2個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良好商譽度的世界知名快遞品牌。
目前,在利潤率、附加值以及品牌價值等方面,中國快遞企業與國際快遞物流巨頭還存在較大差距。
業內觀察人士指出,順豐上市后,借助資本力量全球化多元化發展,可縮短與國際物流巨頭的距離,或有望成為中國版“聯邦快遞”。
早在2013年,順豐引進了三大戰略投資,融資用於購置土地擴張中轉場和航空樞紐等方面。目前,順豐是中國擁有貨機數量最多的民營快遞公司,自有貨機數量達到37架次,包括波音767、757和737。
記者23日走訪順豐華南航空樞紐中心時,自動化分揀系統設備正在進行智能分揀。順豐航空運行控制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第38架自有貨機即將投入使用。自有貨機佔比逐年提高,智能分揀設備的投入,這些都是順豐快遞服務速度和質量的保証。此外,順豐還在建設自用機場。
連線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
中國物流企業應提升品牌價值
快遞市場的競爭進入了新階段,特征是資本在競爭中發揮更重要作用,這也是“三通一達”和順豐競相上市的根本原因。順豐雖然有領先優勢,但自有資本不足以支撐順豐大物流生態體系的擴張,順豐需要有資本支持。
楊達卿表示,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最大快遞消費國的大背景下,未來將誕生一家市值超過聯邦快遞的中國企業,而順豐競爭力很強。但他也表示,中國企業不必刻意追求體量和市值的第一,品質和贏利更重要,FedEx和UPS是成熟的國際化企業,在人才隊伍、國際網絡、品牌價值方面,中國企業還落后很多。中國企業在規模上可以彎道超車,但在品牌價值和客戶關系等方面還任重道遠。
楊達卿認為,順豐上市之后,或加速向綜合性民生服務企業演變,強化快遞、物流、金融、電商(O2O)等業務模塊,形成超級生態閉環,進而拉開與通達系快遞企業的距離。(記者 彭琳 實習生 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