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跑,迎著冷眼和嘲笑。”暴風集團CEO馮鑫在自己的歌聲中上台。暴風是國內最早涉足VR領域的企業之一。
“你們說送什麼?”“游艇!”歡聚時代(YY)CEO陳洲露面前,主持人隨意進入了某間直播間,在現場觀眾慫恿下送出十輛游艇。80億,這是歡聚時代在直播上的年收入額。
“九個月前,我說我要辭職做這件事,老板以為我瘋了。”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語氣平淡。如今,摩拜擁有了千萬用戶。
他們都站在風口上。在2017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這些當紅炸子雞親口講了講,風要怎麼吹。
VR:泡沫很猛,但方向要堅持
2014年3月,馮鑫第一次體驗到VR。之后每天晚上下班后,馮鑫躺在床上,“腦子裡全是這個東西”。5月,馮鑫決定,要做VR。
從“跟每個人解釋VR是什麼”到“各行各業一起來吹”,中間不過兩年時間。戲劇化的改變發生在2016年。上半年,大家說這是VR元年﹔下半年,討論的焦點就變成了VR的泡沫有多大。
有人開玩笑,說暴風做VR的風格,走的是“廣場舞路線”。一個盒子,插入手機,就能體驗。馮鑫認為,VR相當於當年的“586電腦”,不算好用,但有它沒它,是“零”和“一”的區別。暴風一開始的發力點就是“移動VR”,成本低、價格便宜。他考慮得很現實,價格相差十倍,能吸引到的用戶數量差距,可能就是百倍。
要提升VR體驗,馮鑫說,他有三個夢想。
首先是重量。普通人戴的眼鏡重量是70到80g,但是VR頭顯動輒一斤重。馮鑫覺得,最好能把重量降到120g左右。二是清晰度。從理論上來說,VR單眼清晰度應該達到4K以上,這個他坦言,“可能還需要幾年”。再就是“交互”。拿著遙控器或者摸索著按鈕控制,都不是好交互。交互應盡可能自然,比如使用聲音或者手勢。
“好的技術應該給人好的體驗。”馮鑫承認,VR行業有泡沫,但方向百分之百正確。
直播:讓世界看到我在發光
2016年,為何迎來直播大爆炸?
“移動互聯網的前置攝像頭所帶來的自拍風潮,開啟了一個自我意識覺醒的時代。”陳洲從人性上去發掘原因:這是一個人們史無前例地渴望展示自己、渴望獲得認同、甚至渴望認同他人的時代。“對直播者來說,它讓世界看到我在發光﹔對圍觀者來說,直播成了打開世界的窗口﹔對迷戀社交的人來說,直播是穿越時空的陪伴。”
直播也不光是“直播”本身。有直播工會,負責培養主播、組織表演,建立社群關系﹔有藝人經紀,推動高端主播進一步成長﹔還有“直播+”,即讓直播與各個行業融合,拓展直播的想象空間,比如直播+電競,直播+新聞……
陳洲說,歡聚時代一年,要分給平台上的主播超過30億元人民幣。可以想象,有多少小鎮青年,靠著手機完成逆襲,走上人生巔峰。
如果將直播看成一種溝通載體,那它是一種“返璞歸真”。陳洲認為,視頻直播是最為接近人類溝通本源的溝通方式。台上,他豪情滿滿:“QQ代表文字溝通時代,微信代表語音溝通時代,而直播,可能代表了未來。”
共享單車:一場城市運動
OFO和摩拜,是共享單車大戰中最為醒目的?殺者。當然,也是資本最為熱衷的追逐者。
最初胡瑋煒想做共享單車,有人質疑:你的自行車肯定會全部丟光的。
摩拜單車用技術的力量去遏制惡:被舉報違停一次,用戶信用分會減掉20分。如果總體信用分低於80分,其使用單車的費用會上升。
胡瑋煒看到,有用戶幫他們搬運違停車輛,有小學生自發寫卡片希望市民遵守公共自行車的使用要求,有城市管理者劃好了白線方便人們找車。“共享單車代表的是‘信任’。它是城市的英雄主義,其中有人與人間的連接,有城市的復興,有每個人的參與感。”
共享單車是一場城市運動。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也如此認為。他說,一些城市正因共享單車而發生改變。“在廈門,第一條全程高架的自行車專用道已經建成﹔在重慶,我們和沙坪壩區政府達成戰略合作,一起探討如何提高城市活力﹔在廣州和深圳,OFO和地鐵、公交緊密結合,為城市居民提供完整的城市公共交通解決方案。”
胡瑋煒和張巳丁,都從社會價值角度切入,講述關於共享單車的溫情故事。
會場外,橙色的摩拜單車和亮黃色的OFO單車各列一邊,安靜對壘。這場商業戰爭還沒打完。(記者 張蓋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