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全球多地出現嚴重霾天氣?

2017年02月07日08:5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為何全球多地出現嚴重霾天氣

2016年11月至今,我國京津冀地區共發生8次持續性中到重度霾天氣過程。2016年冬天,不僅是中國華北地區,印度新德裡、法國巴黎、西班牙馬德裡、韓國首爾等全球多地均遭遇嚴重霾天氣過程。

嚴重霾天氣過程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系嗎?霾和氣象條件有何關系?哪些氣象條件有利於霾的消散?記者近日就這些問題採訪了相關專家。

浦東陸家嘴高樓群被霧霾所籠罩。(湯彥俊/中新網)

去年冬季全球霾天氣相對多發重發

據中國氣象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11月以來,我國京津冀地區共發生8次持續性中到重度霾天氣過程。其中2016年12月16日至12月21日、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月7日兩次過程,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污染程度重。尤其是2017年1月2日,風雲三號氣象衛星監測顯示,我國中東部霾區面積超過70萬平方公裡。

世界氣象組織近期發布的全球氣候狀況指出,2016年為全球有氣象記錄以來氣溫最高的年份。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特別是冬季溫度升高,高緯度溫度升高大於低緯度,高低緯度的溫度差異縮小,不利於冷空氣南下,使得冷空氣過程少,強度總體偏弱,去年冬季全球多地區霾天氣較近幾年相對多發重發。據介紹,10月印度新德裡、11月伊朗、12月法國巴黎、西班牙馬德裡、韓國首爾等多地均遭遇了嚴重霾天氣過程。

全球氣候變暖對霾天氣形成有影響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冬季氣溫偏高,對霾天氣過程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告訴記者,溫度、氣壓、風力、濕度等氣象條件都跟霾或多或少有關,同時,霧霾還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會使大氣層結更加穩定,容易導致霧霾加重。

“而大氣環境容量低、大氣自淨能力弱等不利氣象條件是近期京津冀地區霾天氣多發重發的誘因。”周兵表示,除了人為污染因素,2016年11月以來京津冀地區冷空氣次數少、平均風速小、小風日數多,大氣自淨能力弱。另外,京津冀地區的地形條件也不利於污染物的擴散:西部和北部“弧狀山脈”包圍,霾天氣過程往往易出現偏南氣流,將南部污濁空氣吹向華北平原並停滯,加劇了京津冀污染物和水汽的聚集。

北京市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張英娟博士也認為,近十年來,京津冀地區氣溫升高,降水減少,風速減小。京津冀地區的大氣環境容量,也就是大氣容納污染物的能力總體在變小。剛剛過去的2016年12月,是我國1951年以來最暖的12月,全國平均氣溫比多年平均情況偏高2.6℃,北京偏高1.6℃左右,暖冬為嚴重霾天氣過程提供了重要條件。

冷空氣有利於霾的消散

“一般來說,冷空氣有利於霾的消散。”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表示,大氣污染物除了水平擴散,還能向天空垂直擴散。如果大氣層結穩定,氣溫呈現下低上高的狀態,即出現“逆溫層”的時候,它就像大被子一樣覆蓋在近地面,阻礙空氣的垂直對流運動,使混合層高度由較高時的上千米,大幅降低至幾百米甚至幾十米,導致污染物的擴散受到抑制,必須要有一個天氣過程帶來的冷空氣,才能破壞這種循環。

“風速增大、風向轉變、濕度減小、有效降水、逆溫層結破壞、大氣垂直擴散能力加強等因素,均有可能對霾起到減緩作用。”北京市氣象台台長兼京津冀環境氣象中心主任喬林也表示,近地層的風速達到一定的量級,對污染物有明顯的清除作用﹔另一種可能性是在持續弱偏北風的作用下,近地層相對濕度顯著降低,污染物會逐步稀釋擴散。(記者 袁於飛)

 

(責編:趙鵬(實習生)、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