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痛苦現場,虛擬自我

除了玩游戲 VR還能治療心理疾病

2017年01月28日09:54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除了游戲VR還能治心病

雖然人們對於“VR(虛擬現實)技術”已經感覺不再陌生,但大多數人的印象還停留在它可以提升游戲和娛樂體驗上。事實上,VR技術有著隱形的、更強大的力量,足以改變人類的思想與行為。不久前,坐落在硅谷中心的斯坦福虛擬現實與人類交互(VHIL)實驗室,開始著手研究VR技術是否能夠改變人類的思想與行為。令研究者們最感興趣的是,如果“虛擬現實”有能力改變人類的認知,那將如何改變?

關於“VR”

“虛擬技術”與大眾越來越近

“VR”,你或許略有所聞,尤其對於熱愛游戲和數碼產品的年輕人來說,對“虛擬現實”更加躍躍欲試。事實上,而今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VR”只是一個關於游戲的科技代名詞,提起這個詞他們隻會想到戴在頭上感覺有點滑稽的“巨型眼鏡”,又或者對著空氣“切水果”的奇怪姿勢。那麼首先,讓我們來更深入地了解一下什麼叫做“VR”。

“VR”全稱“Virtual Reality”,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已被提出,在中國被翻譯為“虛擬現實技術”,具體指的是“借助計算機及最新傳感器技術創造的一種嶄新的人機交互手段”。簡單來說,VR能創建一個虛擬世界,讓用戶以為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發展至今,VR已不僅僅被關注於計算機圖像領域,它所涉及的更廣的領域還包括電視會議、網絡技術和分布計算技術等,並向分布式虛擬現實發展。在協同設計的領域,甚至還衍生出一種叫做“VE”的技術,這種虛擬環境技術可使工程師在三維空間中實時地與他們的設計樣機(虛擬樣機)進行交互。

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時代,VR的趨勢毋庸置疑,它能將視聽體驗帶到一個新高度,將影視觀賞、舞台效果及游戲體驗上升到極致。或許你已經留意到了,在國內外大咖演唱會上嶄露頭角的VR,為原本華麗的舞台效果增添了讓人尖叫的科技感。近日也有報道稱,今年《星光大道》總決賽將融入VR新元素,使用便攜式機內拼合拍攝設備來制造VR視頻。VR這個順勢而生的新事物,能將互聯網科技產業鏈發展與人們日益增加的娛樂需求相交互,隨著科技的發展,“虛擬現實”與大眾的距離越來越近。

深層使命

虛擬現實和虛擬自我,進行心理治療

VR除了可以看電影和玩游戲之外,還能做什麼?來自斯坦福最前沿的實驗室的學者華爾特·格林利夫博士告訴你,VR或許還能對人類產生更深層次的影響。斯坦福虛擬現實與人類交互(VHIL)實驗室成立了15年左右,和其他實驗室的區別是,它並不研發新技術,而是著重研究VR技術對於人的思想和行為帶來的改變。比如說,利用VR技術為“創傷后應激障礙”創設“虛擬痛苦現場”,引導他們走出記憶中的黑暗﹔又或者,通過為參與者尤其是年輕人創造“虛擬自我”,幫助他們“建立同理心”。

需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虛擬痛苦現場”

揮之不去的闖入性回憶、夢中反復再現創傷情景……通過不少影視作品的詮釋和再現,我們對“創傷后遺症”一詞並不陌生。這種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會令人在心理上被備受煎熬,尤其對於孩子而言,童年期創傷足以影響他們的人生。在未來,這種“創傷后應激障礙”或許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得以緩解——通過VR,受治療者可以更真實地回到“虛擬痛苦現場”,甚至醫生也可以進入到VR的“虛擬痛苦現場”中,通過與受治療者的溝通,對他們進行引導和治療。

兒童心理咨詢專家、兒童科學培訓導師周藍嵐告訴記者,VR“虛擬痛苦現場”的演示,是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下,咨詢師要求來訪者一次次重復創傷的過程,直到不再對回憶產生恐懼為止,目的是讓來訪者正視並控制恐懼。“關於這項技術,最重要的是如何‘安全’和‘可控’。”她說,“虛擬環境中非言語的線索佔據重要部分,可以引起來訪者不同的理解,而現實的心理咨詢,咨詢師則需要和來訪者探討和澄清。因為VR是新事物,還包括了言語和非言語的文化差異。”

“虛擬自我”與藝術治療有相似之處

同理心(Empathy)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換位思考”。同理心是可以培育的,也是目前無論孩子教育及成人職場的一項重要技能。然而為何“虛擬的自己”比“真實的旁人”更能幫助自己建立“同理心”?周藍嵐老師回答,因為VR的“虛擬自我”與心理治療的表達性藝術治療有相似之處。“表達性藝術治療會單獨或綜合運用戲劇、角色扮演、繪畫、舞動、游戲、雕塑、黏土、沙盤等藝術途徑,將藝術這一非語言的溝通表達方式作為溝通媒介,釋放來訪者的情感經驗,去覺知自己在當下的第一反應,將脫口而出的那個沖動和情緒表達出來。我們時常在表達性藝術治療的過程中,與內在自己、過去的自己或未來的自己對話。”她告訴記者,戲劇、角色扮演、游戲治療對於同理心的培育,已經有很成熟的方式,但是缺點是需要團體或兩人以上完成,而VR的“虛擬自我”也許能做到隨時或多場景的培育,在新的情景中會暴露自己現實中不會出現的自己,覺知自己當下的第一反應。“這是科技帶來心理學的進步。”

亦有隱憂

戴上VR,孩子分不清“虛擬”和“現實”

不久前,一位倫敦的交互設計師兼創意開發者推出了一套全身追蹤的系統,讓體驗者能夠以藝術的方式實現全身追蹤。通過該系統,體驗者可以在虛擬世界中看到充滿藝術感的身體圖像,激發無限的創造力。可以說,VR除了能夠改變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還能夠讓人們在虛擬世界中做出精准實時的交互和反饋。然而不可否認,凡事都存在利弊兩面,科技在為人類服務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隱患。就和擔心孩子沉迷於網絡和游戲一樣,家長們同樣對“沉浸於VR是否會對兒童造成不良影響”產生疑問。

“任何虛擬的情景,都是人工制造的。而人,則是帶有情緒。”關於這個問題,周藍嵐老師這樣回答。為此,她專門為我們介紹了一個名為“庫勒喬夫效應”的社會心理學實驗——俄羅斯電影導演庫勒喬夫制作了三個短片:第一個短片呈現的是一個死亡的女人﹔第二個短片呈現的是一盆湯﹔第三個短片呈現的是一個玩耍的女孩子。每個短片后都呈現一個演員的中性表情(沒有喜怒哀懼)的面孔。最后要求觀眾判斷這個演員的表情是什麼樣的。在三個短片中,觀眾對這個中性面孔的判斷分別是:悲傷、沉思和高興。

“所以,兒童因為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缺乏建構人生的現實,容易造成‘現實’和‘虛擬’無法分清的情況。”她補充,“兒童處在生命發育的早期,他們的感官需要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刺激,需要現實環境渠道的培育,這既是兒童感官生理發育成熟的外在條件,也是其思維成熟發展的原始材料積累。”

專家建議

孩童感官未成熟,少接觸VR技術

蒙台梭利教學(蒙氏兒童教學)有一句很流行的話——我看到了,我忘記了﹔我聽到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其所強調的是現實行動對兒童思維發展的重要性。周藍嵐老師告訴記者,現實的觸摸有助於兒童的感官發育、大腦神經細胞的聯結以及創造力的培育,但我們也不能把VR技術完全否定,“可控”和“輔助”依舊是兒童未來使用的主題。

記憶想象為存儲在一個相互鏈接的網絡中,為了提取其中的一份記憶,我們需要激活某個引導的線索,這個過程心理學稱作“啟動”。例如,某一件事情在大家毫無意識的情況下被喚醒,就可以說是連接得以啟動了。一個人在家裡看恐怖片啟動了思維,它將激活令人恐懼或恐怖的記憶,甚至聽到窗外嘩嘩作響的樹葉而錯誤知覺為有人要爬進來。作為母親,看到其他的孩子滿嘴奶油泡泡,會不由自主地微笑,因為這個場景激活了關於自己孩子的記憶。正因如此,她不建議太小的孩子使用VR技術,因為他們各種感官未成熟,有可能影響其記憶力和記憶的內容。“兒童的現實經驗不能和成人相比,如果過多使用VR技術,他們的大腦就會時常‘啟動’虛擬數據,影響記憶或錯誤記憶。”

關於VR的未來,周藍嵐老師大膽設想,如果虛擬現實與心理學合作,讓大腦啟動關於“美好”、“溫暖”和“同理心”等場景,或許就能讓那些宣稱對“生活失去信心”、“對愛情失望的人”,有更多美好的體驗。(記者 黃嵐)

(責編:郗若楠(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