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2017年01月24日10:55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卓達集團是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國家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項目示范基地

  企業不僅是社會最主要的經濟體,還是社會整體財富積累、文明進步、創新發展、資源優化的重要推動者。

  卓達集團作為大型民營企業,深刻理解企業發展與責任之於社會的意義,並緊跟國家發展戰略,將承擔的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的發展計劃之中,矢志不渝地以頂級建筑科技推動我國建筑業革新升級,以新生產力推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煥發巨大能量,將公益事業與企業的發展同步進行,為實現偉大中國夢不斷踐行企業責任。

  踐行創新驅動戰略 用頂級科技推動建筑行業進步

   “一流的企業不僅要有好的產品,更要有持續創新的動力和活力。卓達要憑借自己先進的技術優勢,引領行業創新潮流,在市場競爭中掌握話語權。”談及企業快速發展秘訣,卓達集團執行總裁楊汗青明確直言,“技術創新成就了卓達的輝煌發展。”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走進位於石家庄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卓達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牌匾映入眼帘。獲得這個榮譽,卓達集團實至名歸。卓達集團自主研發的綠色裝配式建筑顛覆了傳統建筑、建材生產方式,實現了正負零以上完全擺脫對水泥的依賴,遙遙領先源於日本的PC大板技術整整一個時代。

  在卓達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內,卓達裝配式多層住宅樓、竹木養生別墅、徽派新民居、被動式智能房屋……各種高技術智能房屋,讓人目不暇接。卓達集團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住宅產業取得了豐碩成果。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竹結構建筑技術規程》專家審查會現場

  然而,卓達集團從未停下過創新的腳步,深知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卓達不僅積極主導行業標准的制定,也廣泛同國內外權威機構展開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目前,卓達集團已經成功編制了我國第一部竹結構建筑應用標准《竹結構建筑技術規程》﹔組織申報的綠建體系標准被國務院國家標准委立項審批通過成為國家標准,填補世界空白﹔卓達新材復合保溫牆板應用技術規程經河北省主管部門審批,成為河北省工程建設標准並正式公布實施。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卓達集團與德國能源署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就綠色裝配式被動式建筑技術研發展開全面合作,卓達集團執行總裁楊汗青與德國能源署署長安德烈亞斯·庫爾曼代表雙方簽約

  同時,卓達集團正在與世界做高節能被動式建筑第一權威機構德國能源署合作,共同研發節能95%的裝配被動式建筑﹔卓達與世界3D打印建筑技術創始人美國南加州大學貝洛克教授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共同致力於3D打印建筑技術的研發應用﹔積極對接科技部、發改委和工信部,開展十三五重點科研項目的申報﹔與國內多所知名大學展開校企合作,共同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此外,卓達集團還不斷推進新型建筑材料和綠色建筑的研發應用,相繼完成了納米超薄保溫隔熱材料、光電一體牆體材料等科研項目的研發。卓達集團還積極開展PCT國際專利申請工作,進一步提高新材及裝配式建筑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卓達綠色裝配式建筑《FR復合保溫牆板應用技術規程》推廣應用座談會

  創新不斷進行,成果也不斷涌現。截至目前,卓達集團共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專利12074項,已經受理8521項,獲得專利証書2845本,已成為國內外建材和建筑領域的“專利之王”。

  卓達集團多年研發成果終於得到收獲,進入戰略收獲期,正在成為“2025中國制造”的積極踐行者。正如楊汗青所言:“卓達的成績很輝煌。今后的卓達仍將肩負重任,砥礪前行,繼續引領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潮流和低碳住宅產業化革命,再造新輝煌!”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卓達新材集團威海工廠

  變“輸血”為“造血” 通過新興產業推進精准扶貧

  廣安市前鋒區卓達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建成之前,這裡的農民還很難想象可以在家門口有份收入豐厚的工作,“進城打工”是大多數農戶家庭的常態。

  “現在好了,就在家門口的工廠上班,卓達給的工資是我以前的4倍,我還能照顧父母。”家住前鋒區丁壩村的小張一臉喜悅。過完春節,他就要入職前鋒卓達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園。而此前,小張每年都要外出打工,用微薄的收入供養喪失勞動力的雙親。

  這正是卓達產業扶貧的一個寫照。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卓達新材自動化板材生產線

  在扶貧過程中,卓達集團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突出就業扶貧的“造血”能力。緊緊抓住產業發展這個扶貧脫貧的“牛鼻子”,依托自身在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領域的優勢地位,全面優化升級當地傳統產業入手,著力培植支撐區域經濟的新興產業。

  卓達廣安產業新城項目2016年8月開工以來,進展極其迅速。卓達在廣安前鋒區開工建設10億平米綠色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根據權威機構測算,年產1億平方米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可直接安置70萬人實現有效就業。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卓達綠建在工廠自動化流水線上完成了95%的工序,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憑借卓達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強大的盈利能力,卓達集團在貧困地區展開大招工工作,組建建筑產業大軍。招工優先招聘貧困家庭,並為他們提供系統、細致的技能培訓,提供“4000元工資、600元伙食全免、五險一金、四季工裝、大禮拜天、8小時工作、年節有薪假”等優厚待遇,實現貧困人口一舉脫貧。

  同時,針對貧困家庭副勞動力,卓達集團將發揮物業、養老、城市開發等產業優勢,將其安排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物業、養老、旅游、特色小鎮等輔助崗位﹔而對於沒有勞動力的困難家庭,將免費提供富硒農業技術,發展訂單農業,提高農民收入。“卓達的目標是,讓貧困人口跟隨卓達在每一個環節都能增加收入,實現脫貧致富。”楊汗青說。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卓達生產的裝配式住宅需使用的構造板完成包裝,將發往各個建房工地

  如此待遇對於農業人口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既解決了生計問題,又無需外出打工,改變生活方式的農民就願意拆遷進行就地城鎮化改造,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2017年是國家脫貧攻堅承上啟下、全面突破的關鍵之年。卓達集團新興產業扶貧模式,形成了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同時,卓達還將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就業與城鎮化建設相結合,激發內生動力,實現“在就業中脫貧,在發展中致富”。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3小時搭建完成兩層卓達綠色裝配式別墅

  目前,卓達已經在四川廣安、黑龍江肇東、河北平山等數十個縣市開展了產業扶貧和大招工,僅廣安一地的招工登記報名人數就逾30000人。卓達以敢於擔當的魄力奉獻國家,為我國扶貧開發事業做出積極貢獻。

  落實綠色發展觀 以綠色產業支撐區域綠色崛起

  藍天白雲、碧海金灘,茂密的黑鬆林上鷗鳥翔集,昌陽河兩岸、香水湖畔,卓達集團傾力締造的香水海生態產業新城已敞開懷抱,迎接全國各地的定居者。

  誰也不曾想到,就在8年前,這座宜居的綠色生態城市還只是黃海之畔的一片灘涂。綠色、低碳、智能,是卓達生態產業新城建設堅守的方向。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5小時搭建完成三層卓達綠色裝配式別墅

  建設卓達模式的生態產業新城體現在發展上,就是以綠色化為引領,以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為核心,把綠色化貫穿於新城建設、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卓達模式格外強調以創新驅動推動產業的綠色化轉型升級,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大力改造傳統產業,實現革命性淘汰和替代性增長,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生產方式,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目前,在環北京、北上海、山東大萊州灣、四川廣安、黑龍江肇東在內的一系列國家經濟百強縣,卓達集團立足代表國家住宅產業化發展方向的綠色新型材料和裝配式住宅尖端科技,推動各地實現大城市化。憑借其無可比擬的就業安置能力,全面吸收項目地農民就業,將農民轉化為產業工人,進而轉化為城市居民。農民脫離土地后,卓達一產現代農業將對項目區域土地進行整合,實現農業現代化、規模化、工業化生產,通過卓達富硒反轉基因農業、觀光農業、精深加工農業等,極大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收益﹔此外,卓達新材及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吸納的產業大軍,將帶來全新的城市建設需求,為卓達集團結合各地人文和自然資源稟賦,進行各具特色的生態產業新城建設奠定基礎。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卓達竹木養生別墅

  卓達生態產業新城立足當地地理、氣候等自然稟賦,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將生態納入建設核心,以綠色裝配式建筑建造,提升綠色人居品質,引導綠色生活方式,同時優先啟動教、醫、商、文、體、養老、綠色交通等城市配套項目,以全新的規劃理念解決當前城市所普遍面臨的生態與發展難題。

  “綠色裝配式建筑已經成為卓達綠色化發展的標志。”楊汗青表示,卓達通過工業化模式,以全自動流水線構建頂級綠色裝配式建筑,建造綠色生態化城鎮,助推中國綠色城鎮化進程。卓達將會繼續堅持“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以國際領先的設計理念和建筑標准,打造一個又一個綠色宜居的生態新城,推動區域實現綠色崛起。

  實施“騰籠換鳥” 助力老工業城市經濟轉型發展

  “卓達的新興產業,佔據了新產業、新技術制高點,對實現創新驅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意義重大。”山西大同市市長馬彥平一語道破邀請卓達產業投資的緣由。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2016年,像山西大同市一樣,帶有強烈合作意願的200多家地方政府來到卓達集團考察參觀,詳細調研卓達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成果,希望全面借鑒卓達集團三產聯動發展成功經驗,實現“騰籠換鳥”,推動當地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騰籠換鳥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戰略舉措,就是把現有的傳統制造業從目前的產業基地“轉移出去”,再把“先進生產力”轉移進來,以達到經濟轉型、產業升級。

  舊的發動機熄火,新的希望在哪裡?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卓達住宅產業化十二層樣板樓

  “實現‘騰籠換鳥’,隻有堅定不移的用新生產力對落后產業進行革命性淘汰,才能持續提升經濟競爭力。”楊汗青說。

  卓達集團積極發揮裝配式建筑產業優勢,建設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實現老工業基地二次騰飛。園區不僅能夠有效消耗工農業廢棄物,也能為煤炭、鋼鐵等傳統產業實現去庫存、去產能,同時推動當地產業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並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千人獻血活動

  據權威機構測算,1億產能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能帶來2500億元產值,也拉動200億元封閉門窗、200億元智能家電、200億元智慧家具和400億元鋼結構等上下游關聯高技術產業發展。

  卓達“騰籠換鳥”的實現方式和意義遠不止於此。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卓達集團實行“二產先行、三產聯動”全區域大開發模式,不僅在裝配式建筑產業這一新興工業發展領域具有雄厚實力,能夠實現“強工業”,在“優農業”、“興三產”方面也具有成功經驗,能夠為當地實現農業現代化、服務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利支撐。

  卓達建立了生產者即第一消費者的“建者有其房”,通過綠建產業高薪、高保障的就業安置,在實現產業轉移基礎上實現勞動力轉移,使轉變為建筑產業工人的農民願意脫離土地融入城市,將宅基地作為首付,通過按揭貸款,享受商品房集中安置。對於騰出的宅基地,將實現全面復耕和規模化、機械化耕作,同時按照“佔補平衡”政策,實現土地指標向城鎮化發展新區漂移,為發展其他現代產業、智慧城市提供充足空間,實現城市發展“騰籠換鳥”。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騰籠換鳥’,改變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長方式,換來的是質量與效益、經濟與社會協調的增長方式,最終帶給人民群眾的是幸福安康的生活。”楊汗青表示,卓達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能夠促進產業集聚,優化升級,實現匯聚人氣,使產業、城市和人實現共生共利共贏。

  熱心社會公益 不忘初心積極投身公益事業

  多年來,卓達逢災必救,有難必幫,關心群眾疾苦,全體員工堅持無償獻血,卓達集團多年持續支持“春蕾計劃”,並為自然災害地區群眾捐助了大量救助資金和物品,慈善事跡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楊卓舒總裁本人曾三次榮獲“中華慈善獎”,兩次當選“中國十大慈善家”。卓達集團成立23年來,先后向社會各界捐助各類善款十多億元。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在醫療捐助領域,卓達集團員工每逢獻血日都堅持無償獻血,13年來從未間斷,並且符合獻血條件的員工100%自覺無償獻血。據估算,卓達員工累計獻血量逾360萬毫升。以每次手術平均用血400毫升計算,卓達人奉獻的血液已經挽救了9000多人的生命。

  在捐助國家教育事業方面,卓達集團一直關注著“春蕾計劃”,關心著失學女童的成長,從1999年起連續多年捐助善款,僅此一個領域的捐款便已經超過了3000萬元。

  在社會活動領域,卓達連續11年贊助“感動河北”人物評選活動,以及其他傳播正能量的社會文化活動,並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贏得了廣大市民的交口稱贊。

卓達集團:以企業快速發展踐行社會責任

  卓達集團副總裁張建平代表卓達集團總裁楊卓舒向四川省雅安市地震災區捐款100萬元

  在贊助見義勇為等社會公益事業領域,卓達集團先后捐助河北省維護社會治安見義勇為基金會50萬元,2015年向在執行公務中不幸遇難的滄州市肅寧縣公安局兩名警察的家屬捐獻50萬元慰問金,並向公安戰線的英雄們致敬。

  在向災區的救助領域,卓達集團關注著廣大受災地區人民群眾生活情況,並第一時間給受災群眾送上了最有力的支持。如2008年5月,捐助四川汶川地震災區708萬元……

  23年發展歷程,卓達集團始終緊跟國家戰略,關心群眾疾苦,為中國經濟轉型發展尋找突破口,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模式,用企業的快速發展回饋社會。

  未來,卓達將繼續執著“產業報國”這一崇高使命和理想,在造福社會、環境保護、扶貧幫困、救災援助、公益事業等方面,奉獻愛心、回饋社會,為實現偉大“中國夢”奮斗不息!

(責編:張瑾琳、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