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18日電 說起人工智能你會想到什麼?是最近橫掃圍棋界高手的Master?還是科幻電影《終結者》中具有自我意識的“天網”?你還覺得人工智能離我們遙不可及嗎?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鄧志東表示,人工智能正迎來發展的春天,或可引爆第四次工業革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最新的人工智能大事件。
一張圖帶你看完人工智能大事件(趙鵬 制圖)
2016年,人工智能迎來了春天
鄧志東表示,“2016年,以深度學習為主要標志的人工智能正迎來第三次偉大復興,人工智能有望像19世紀的蒸汽機革命那樣,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且,人工智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有可能遠遠超過蒸汽機、電力和互聯網帶來的前三次工業革命。未來,人工智能將無處不在,甚至有可能代替人類從事部分腦力勞動。”
在人工智能決策領域,2016年3月9日~15日,谷歌AlphaGo以4:1的成績擊敗世界圍棋冠軍李世?﹔2016年12月29日~2017年1月4日,谷歌Master(AlphaGo升級版)在30秒快棋網測中,以60勝0負1和的戰績,橫掃柯杰、古力、聶衛平等數十位中日韓世界冠軍與頂級高手﹔2017年1月,專家水平的人工智能首次戰勝一對一無限注德州扑克人類職業玩家。
在人工智能與無人駕駛領域,2016年9月14日,Uber 在美國匹茲堡市推出城區大范圍無人駕駛出租車免費載客服務並試運行﹔2016年10月,Elon Musk宣布Tesla所有新車將安裝具有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硬件系統Autopilot 2.0,並計劃在2017年年底之前以完全自動駕駛模式讓無人駕駛汽車從洛杉磯開往紐約﹔2016年11月15日,18輛“雲驍”自動駕駛汽車亮相烏鎮子夜路,在3.16公裡的開放城區道路上自主行駛。此外,Google Waymo、沃爾沃、福特、寶馬、百度、英特爾等全球近20家企業宣稱,2021年將會是無人駕駛汽車元年。
在人工智能識別領域,2016年12月,英國牛津大學、谷歌DeepMind等研發的自動唇讀系統LipNet對Gird語料庫實現了准確率為95.2%的唇語識別,其對BBC電視節目嘉賓進行唇語解讀,准確率為46.8%,遠遠超過專業的人類唇語專家(僅為12.4%)﹔2017年1月6日,百度人工智能機器人“小度”利用其超強的人臉識別能力,以3:2的成績戰勝人類最強大腦代表王峰。
另外,在人工智能語音合成領域,2016年9月19日,谷歌DeepMind推出WaveNet,實現了文本到美式英語或中國普通話的真實感語音合成﹔在人工智能速記領域,2016年10月17日,微軟的語音識別系統實現了5.9%的詞錯率,媲美人類專業速記員﹔在人工智能翻譯領域,2016年9月27日,Google的神經機器翻譯系統(GNMT)實現的多語種翻譯,與傳統方法相比,其英語—西班牙語翻譯錯誤率下降了87%,英語—漢語翻譯錯誤率下降了58%,漢語—英語翻譯錯誤率下降了60%,已接近人工翻譯水平。
鄧志東在“刊媒惠”年度大會上發表演講(趙鵬 攝)
如何發展我國的人工智能技術與相關產業
鄧志東認為,發展我國的人工智能技術與相關產業需要做到以下五點:
1、以深度卷積神經網絡為核心,全面開展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產品的開發與大規模產業化應用。
2、選定人工智能發展的垂直細分領域,並針對垂直細分領域建立大數據中心,同時建立相關公共基礎設施與垂直領域知識庫(知識圖譜),實現大數據與大知識的採集、清理、標簽、存儲、管理與交易。
3、開展人工智能芯片與硬件計算平台的研發,建立國家級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4、發展通用人工智能與認知智能前沿技術,加強與腦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等的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創新,推動原創性基礎研究,為中國人工智能的應用與產業發展提供長遠支撐。
5、創新體制機制,搶佔人工智能戰略制高點,以此打通政、產、學、研、用各環節,進而保障技術與產業創新的實現。(實習生趙鵬)
受訪專家: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鄧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