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不離手,原來這都是電子設備上癮症

2017年01月17日09:17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有一種痛叫 電子設備上癮症

  雖說科技讓生活更美好,但無時不刻離不開電子設備和手機,卻讓生活變得不那麼美好了,甚至它會成為身邊潛在的致命危險。

  如今,手機儼然成為了“人體新器官”。看微信、刷朋友圈成為不少人每天睜開眼做的第一件事。吃飯、走路、約車、工作、直至睡覺都一直機不離手,如果趕上手機隻剩下20%電量,又無法及時充電,就會陷入焦慮,不知要如何才好……

  1月3日下午,陝西咸陽肖女士帶著孩子在兒童戲水池內玩耍,但沒多久肖女士就發現4歲的兒子不見了,經過大家一個多小時的找尋,最終發現孩子已經意外溺亡。監控視頻顯示:事發時肖女士正背對著孩子玩手機,並沒有發現異常。孩子隨后掙扎了約三分多鐘之后,慢慢沉入水底。因為沉溺於電子設備,發生的類似悲劇越來越多在各地上演。

  互聯網移動時代,越來越多人患上電子設備上癮症,面對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和平板等電子設備的上癮症。特點是不停地在智能手機上刷新臉書、朋友圈等社交網站的信息和新聞等行為。患有該上癮症的人寧願拿著手機長時間上網,也不願意出去參加社交活動。智能手機的出現,可以說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然而如今,卻面臨一個巨大的悖論:盡管手機讓人們之間的信息傳遞更自由,但人與人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了。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時空,而是我坐在你對面,你卻隻低頭看手機。”過去逢年過節,親戚朋友之間相互走動,很是熱鬧。餐桌上一家老小也有說有笑。當下,無論地鐵、公交還是辦公室、家裡,大伙都保持著高度默契——低頭刷手機,更有甚者,熱戀中的少男少女,也多是通過手機微信溝通情感,甜言蜜語,真正見了面,反而不知道說什麼好。被手機控制捆綁的時候,人們就像一個“電子動物”,沒了真實的情感。

  “社交人”變成失控“工具人”

  “要判定是不是手機成癮,要看其使用行為有沒有對生活造成影響。”北大六院睡眠醫學科主任孫洪強教授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過度使用手機和手機成癮是兩個概念。喜歡還並不能表明是成癮。判斷一個有沒有患電子設備成癮症主要看三個方面:首先是否因為使用手機影響到生活和學習,或者給工作造成失誤﹔其次,用手機的時間是否日益遞增,一天基本有多長時間在不停看手機﹔再者,是否手機片刻都不能離手,沒有手機的時候會不會出現焦慮情緒,甚至六神無主。

  孫洪強解釋,如果因為玩手機、連工作學業等正事也耽誤了,基本可認定已經“成癮”。現代人離不開手機,一是為了求肯定﹔二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缺陷﹔還有的是為了緩解壓力。孫洪強分析,因為手機社交往往有很多贊揚的表情和詞語,滿足了人們對於個人被肯定的渴望。在現實世界中,中國人的表述都比較含蓄,不太能面對面地說出直白贊揚的話語。另外,每個人都有缺點,比如有人在大庭廣眾下會比較緊張,說話語無倫次,而使用手機微信等社交軟件溝通,就不會暴露出這樣的缺點。

  不過,他指出人與人交流最佳方式還是面對面,手機上的社交軟件是沒有生命力的,而人與人交流時的語音、語氣和語態,能通過面對面的方式體會和感知。孫洪強建議,大家不妨放下手機,多進行面對面交談,既有利於增進感情,也可以調節過度使用手機的問題。現如今,人們越依賴高科技手段,越容易產生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手機畢竟只是一個工具,不能讓其綁架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無論是手機依賴還是手機過度使用都是有一定社會原因的。傳統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而現代社會,人們更多的是孤立的存在。客觀上說,人們內心有交往欲,在現實中卻找不到傾訴對象,隻能在手機上通過虛擬交往尋求慰藉、緩解壓力,而虛擬的網絡世界恰恰迎合了這種心理訴求。“社會人”變成失控的“工具人”,從而加劇人與人之間的陌生感。

  “手機過度使用是多方面作用的結果,與人的性格、現實壓力等都有關系。”孫洪強表示,人在面對現實中的巨大壓力時,手機可以是人轉移這種壓力的手段,但逃避現實只是權宜之計,不能解決問題。

  盡管關於手機成癮並沒有明確定義,但事實上這種情形的確存在。互聯網使用障礙已經開始被美國精神病學協會進行深入研究。因為行為和物質一樣會使人上癮,介於許多人都會頻繁檢查自己的手機,不難想象手機“成癮”已經成為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

  智能手機讓你患上“數碼痴呆”症

  我們對於手機的依賴度到底有多高?一份《智能手機依賴度調查報告》顯示,每天有高達12.4%的人士使用手機時間超過6小時﹔有近一半的人過了半夜12點還放不下手機。值得注意的是,90后重度手機依賴者超越80后,甚至未成年的00后也開始加入“手機依賴”大軍。觸目驚心的數據背后,是手機依賴症患者的種種不適。

  長期依賴手機等電子設備來記憶,確實會導致人們記憶功能減退。比如說電話號碼、家人或朋友生日等重要日期和數字信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沈揚教授表示,大腦的記憶力是人類一項很重要的技能,它需要不斷地練習,如果長期不使用而依賴電子設備的話,記憶功能就會下降。電子產品會不停地向大腦發出信息,過多地刺激會耗盡大腦的自然運作能力。實踐表明,人們越經常使用大腦記憶,記憶力就會越好。現在伴隨科技發達,人們借助於電子設備進行記憶,不用再記地圖,隨便到哪都用導航,一旦大腦不再主動或被動記憶了,記憶力減退就成了必然的趨勢。此外,智能手機、電子設備貌似能幫人高效利用“碎片時間”,可大多數時候這只是假象。用5分鐘、10分鐘刷微博、看新聞,得到的都是簡單的結論或片面的分析,而不是深度閱讀與思考,這完全扭曲了“合理利用碎片時間”的初衷。因此,專家建議,數碼設備使用者應當養成勤用腦、深度閱讀和思考的習慣,同時建立並保持有意義的社交,放棄無用的信息接收方式等。

  此前有調查顯示,“手機依賴症”對手機使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損害。“鍵盤手”、腱鞘炎、頸椎疼痛、視網膜脫落和黃斑病變等病症的患者,很大一部分都是“低頭族”。長時間使用手機,造成局部肌肉的酸痛、骨骼的生理曲度發生改變,不知不覺視力下降、頭暈頭痛等症狀接踵而來。另外,使用智能手機會擾亂荷爾蒙分泌,孫洪強建議,在睡前一個小時就要關閉手機,讓自己的神經系統放鬆並進行睡眠校准。

  讓手機回歸工具本質

  與其說人們是被手機所奴役,不如說是被手機背后的商業模式所影響。這些客戶端的開發商不斷利用手機這個媒介平台,去滿足和迎合人們的需求,實現其商業價值。

  無論對於心理健康還是身體健康,有意識地減少手機使用或是一個好的方法。孫洪強認為,除非你的確需要隨身攜帶手機,在家時就把手機放在另外一個房間,在工作時就把它放在包裡。不要把手機放在床上或者躺在床上使用手機。智能手機是有益有趣,但當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時,就需要適可而止。

  要合理地使用手機,回歸現實的人際溝通,需要多方努力。一方面,需要對手機這一現代通信工具有全面的定位評估,另一方面也需要重拾一些漸漸被拋棄的生活習慣,比如全家坐在一起面對面的交流等,這個過程不僅需要一個個具體的人來完成,還得讓社會用一種平和的節奏運行,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整個社會有深刻的改造、變革,而這注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社會學家顧駿也表示,人們原本是為了將零碎的時間利用起來才會不放過手機提供的信息,可是到了最后,卻沉迷於手機,把整段整段的時光變成了碎片化時間的集合,其實並沒有達到好好利用時間的目的,也沒有更全面地掌握信息。更有甚者,因為要看手機而忽略了自己本來要做的工作和生活,從而導致了一些悲劇發生。適當地依賴手機,是科技手段改造社會的正常表現,但是過度依賴手機,甚至為了手機忽略其他,那就需要自我調節。(記者 李穎)

(責編:高黎明、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