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十大謠言“逐一擊破”

2017年01月13日10:02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食品安全十大謠言“逐一擊破”

近日,在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6年食品安全熱點解讀報告會”上,食品領域權威專家對2016年公眾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進行了科學解讀,年度食品安全十大微信謠言被曝光。

此前,一段手機拍攝的視頻在網絡上被瘋狂轉發,視頻中一位疑似“果農”身份的中年男子稱,無核葡萄是用避孕藥培育的,吃了會絕育。專家表示,避孕藥是動物激素,對植物根本不起任何作用,這是以訛傳訛的謠言。

自稱是“理工女博士”的網友在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崔玉濤不敢說的真相,伊可新等維生素AD傷害嬰兒大腦》,聲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文獻,維生素A傷害寶寶大腦。據調查,世衛組織原文為“不建議為減少發病和死亡,而將給1-5個月嬰兒補充維生素A作為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二者含義完全不同。世衛組織同時表示補充額定劑量的維生素A是安全的。

小龍蝦渾身是虫,不能吃?這是夸大其詞的謠言。真相是蝦蟹不宜生食,但煮熟的小龍蝦可放心食用。經過高溫蒸煮炸等環節,蝦、蟹、螺食材中存在的肺吸虫等寄生虫可被殺滅。

街頭的烤鴨為何價格低廉?有人懷疑用的是長期注射激素的肉鴨。專家辟謠稱,肉鴨長得快是科學育種的結果,打激素既不合法也不合算。有了優良的品種、科學的配方飼料、養殖棚舍、飼養管理以及防疫用藥,肉鴨肉雞等禽類的生長速率一直在提高。現在的商品肉鴨整個飼養周期一般為43-56天,而且肉的品質較好。

“食物相克論”造成無數冤案,網上有人稱桃子不能與西瓜一起吃,會產生劇毒馬上喪命。專家表示,所謂桃子和西瓜一起吃會致命的說法,不僅沒有道理,而且也沒有實例佐証。

方便面作為“國民食品”,被爆出致癌,還會引起胃腸功能失調,32小時不消化。“這個謠言是冷飯熱炒了。”專家介紹,合格的方便面產品是安全的,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消費者更應該注意如何正確地食用方便面。

豬肉寄生了無敵“鉤虫”?這是徹頭徹尾的無中生有。經專家確認,網傳圖片中的所謂“鉤虫”大部分都是豬的血管、淋巴管等組織結構,在豬肉中並沒有“鉤虫”一說。(記者 陳雪檸)

(責編:孫奕菲、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