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天橋為何不見“橋”?

2017年01月04日11:02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天橋為何不見“橋”

如今的天橋(圖片來源:北京晚報)

在許多城市都曾有過市井娛樂與消費的集中地,如天津的三不管、南京的夫子廟、鄭州的老墳崗等,而其名聲最大、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可能要算老北京的天橋了。

老天橋市場形成於清末,民國初年得到快速發展,民國二三十年代達到鼎盛。那時的天橋佔地廣闊,其中又分為多個市場,演出各類戲曲、曲藝、戲法、雜技的戲棚及場地遍布市場,各類食品與商業攤棚鱗次櫛比,整天游人摩肩接踵,人聲鼎沸,熱鬧異常。許多回憶天橋的文章寫的正是這個時期。

在某些回憶天橋的文章中,把天橋描繪得過於美好,似乎是座平民樂園,其實絕非如此。舊天橋官匪勾結、惡霸橫行,充滿了窮苦藝人和手工業者的血淚。天橋又是藏污納垢之處,到處是騙局陷阱,許多家長是不許孩子逛天橋的。有些文章主張恢復舊天橋,這也是絕無必要,更無可能的。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它已失去了生存的條件,無法再復制、再重生。

橋在何處

天橋地區真的存在過一座“天橋”嗎?它建於何時?規模如何?現況怎樣?

歷史上的北京外城南部曾是一片水鄉。明代內城之水從正陽門與宣武門之間的“響閘”流出,在虎坊橋東南形成了20余個大小不等的湖泊。有一條河從西向東流過,這條河當時無名,清末名龍須溝。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在麗正門(正陽門)外五裡余東西兩側各建一壇,東名天地壇,即現天壇﹔西名山川壇,即現先農壇。為方便帝王拜祭天壇,從正陽門至永定門之間修建了大道。在大道經過龍須溝處修建了一座橋,因是天子祭天必經之橋,名曰天橋。天橋修建的具體年代沒有確切的記載,一種認為在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以后,具體位置在現前門大街、天橋南大街、天壇路和永安路四條路的交匯處。

天橋以白色石料修成,南北向,跨於龍須溝之上。橋兩側有望柱、望板。橋身很高,據說當年在橋南向北望,看不到正陽門。在橋北向南望,看不到永定門。橋的兩側曾各建一亭,亭內有石幢。

1906年正陽門至永定門之間翻修馬路,將天橋橋面降低。1914年整治龍須溝西段,將天橋以西龍須溝砌為暗溝。1927年因鋪設有軌電車軌道,將天橋改為平橋。1934年在拓寬馬路時,將天橋拆除,從此天橋“有名無橋”了。

天橋被拆除后,天橋的地名被保留了下來,直至今日。人們說起天橋,早已不是指一座橋而是一個地區。天橋附近的天橋市場也一直被簡稱為天橋。

2012年市規劃委公布重建天橋。由於天橋原址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在原址復建十分困難,決定復建位置向南移動40米。2013年底天橋復建完工。新的漢白玉拱橋和兩座石碑矗立在一片綠化帶中,結束了天橋有名無橋的歷史。

市場何在

天橋一帶直至清中后期依然水質清澈,遍種荷花。清乾隆時曾整理疏浚天橋一帶的積水,補種楊柳,紅荷綠柳,風景更佳。來京應試的舉子和住在宣南的文人常來游覽,留下了不少詠誦天橋的詩篇。據說詩人朱彝尊常流連於天橋,他有關北京的巨著《日下舊聞》,不少章節是在天橋的酒樓上起草的。

清末民初人震鈞所著,刊刻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的《天咫偶聞》中有些對天橋市場較早的描繪:“天橋南北,地最宏敞,賈人趁墟之貨,每日雲集。……今日天橋左邊,亦無酒樓,但有玩百戲者,如唱書、走索之屬耳。”說明在清末已有商人在天橋附近設攤售貨並出現了曲藝、雜技等娛樂內容。當時在天壇及先農壇壇根設攤不必交納地租。於是擺攤和賣藝者越來越多,漸成市場。清末修建鐵路后,京津鐵路車站設於馬家堡,京漢鐵路車站設於盧溝橋。往來旅客出入永定門,天橋是必經之地,無數的旅客為天橋帶來了繁榮。

1915年,為改善前門的交通,內務總長朱啟鈐主持改建前門。拆除瓮城,原瓮城兩側東西荷包巷商業街同時被拆,所拆之木石磚瓦移至天橋西,建立市場。天橋市場是總名稱,它以當年的永定門大街北段劃分,街東稱東市場,后為原崇文區管轄。街西為西市場,后屬原宣武區管轄。東市場從北往南依次有一巷至五巷及東街等,還有天橋市場最早建成的三個戲園歌舞台、燕舞台和樂舞台。西市場最早有在先農壇東北建立的水心亭公園,后在水心亭公園舊址上開設公平市場。先農壇東北第一道壇牆拆除后,又先后建起了先農市場、城南商場、惠元商場、三角市場等,成為天橋市場的核心。

天橋市場的范圍究竟有多大?在天橋市場說書多年的評書名家連闊如在《江湖叢談》中說:“天橋市場地勢寬闊,面積之大,在北平算是第一。各省市的市場沒有比它大的。東至金魚池(不包括),西至城南游藝園(不包括),南至先農壇、天壇西門,北至東西溝沿,這些個地方糊裡糊涂地都叫天橋市場。”這就是鼎盛時期天橋市場的范圍。

天橋的絕活兒與戲園

人們常用“萬花筒”來形容天橋市場的豐富多彩和無所不包。在天橋穿的、吃的、用的、玩的應有盡有。各種估衣鋪、綢布攤、鞋帽店、洋貨攤、舊木器家具攤等星羅棋布。各種風味食品如豆汁兒、爆肚兒、切糕、灌腸、硬面餑餑等隨處可見。更有看相、算命、賣假藥等各種騙人的勾當。當時天橋的商品和飲食都是檔次最低的,不可能給后人留下什麼寶貴的遺產,惟有天橋的“玩兒”有許多是絕活,對戲曲、曲藝、雜技等藝術的發展有過重大貢獻,也鍛煉、培養出一批批身懷絕技的藝人,從天橋走出了許多藝術大家。

在天橋出現過許多深受歡迎的藝人,人們把其中技藝最精,表演最為奇特,給游人帶來最大驚奇與歡樂者稱為“八大怪”。在天橋幾十年的發展中,並不是隻有一批“八大怪”,而是有幾批“八大怪”。一般分為庚子時期、辛亥時期和民國時期三批或稱三代。第三代“八大怪”公認的是唱滑稽二黃的雲裡飛、拉洋片的大金牙、說相聲的焦德海、摔跤的沈三、“賽活驢”關德俊、罵大街賣藥糖的大兵黃、賣蹭油皂的周紹棠、從不說話隻練不說的拐子頂磚。

一些全國著名的曲藝藝術家也是從天橋走出來的。快板名家高鳳山、琴書泰斗關學曾、評書大家連闊如、相聲大師侯寶林、北京曲劇創始人魏喜奎等都長期在天橋學藝、賣藝,從天橋的露天書場走向全國的大舞台。

天橋的戲園子數量多,密度大,不僅在北京,即使在全國其他城市類似的娛樂場所中也名列前茅。據不完全統計有近30家,演出河北梆子、評劇、京劇、哈哈腔、曲藝雜耍等。但其檔次卻是極低的,初期多為戲棚子,觀眾座席為長板凳。1933年左右,天橋發生了一次大火災,燒毀了十多座大棚。當局為避免再次發生火災,明令各家戲園由席棚改為磚灰牆,鉛鐵板蓋頂。

建於1910年的歌舞台,是天橋第一家戲園子。隨后在它南邊建成樂舞台、燕舞台,三家一字排開,都以演評戲為主,均在東市場,今自然博物館的位置。20世紀30年代初,三個舞台均在大火中焚毀,相繼停業。西市場內戲園更多,有吉祥戲園、升平戲園、丹桂戲園、魁華舞台、紅樓劇場、萬盛軒戲園、天樂戲園等20余家。

萬盛軒是其中最有名氣的一家。它是1931年在原茶棚基礎上改建的,專演評戲。1963年萬盛軒翻建,老舍先生題名為“萬勝劇場”。1978年萬勝劇場再次翻修擴建,現在是天橋雜技劇場。天樂戲院在萬盛軒東側,1933年籌建,初演評戲。1977年天樂戲院重新翻建,改稱天橋禮堂,2004年改為天橋樂茶園。由曹禺題寫匾額,茶園內演出曲藝、雜技、戲曲、老天橋絕活兒等,彌漫著濃郁的老北京風情。現在德雲社在此演出相聲。丹桂戲院也是20世紀30年代初由茶棚改建而成,初演哈哈腔,后演評戲,上世紀40年代改演河北梆子。1961年經過翻建改名天橋電影院。

消失的水心亭公園

民國初期,天橋市場初步形成后,擁擠異常,十分喧囂,游人沒有休息納涼之處,更無任何自然景觀。當局提出應在城南開辟一個公園,供人們消夏避暑。民國六年(1917年),北京外右五區署長高爾祿與富商董輔泉共同出資,在先農壇東牆外鑿池引水,在池中央建涼亭式大棚一座,四周有玻璃窗,可以遠眺,名水心亭。亭內設有茶座,午后有各種曲藝演出。池的東、西、北三隅也各建有草亭,分別為六角、八角、三角形。池內種有蓮藕、慈姑等,岸上遍植桃柳,統稱水心亭公園,成為天橋市場旁的一處頗受歡迎的園林。張恨水的名著《啼笑因緣》中的許多情節就發生在水心亭公園和天橋。

但水心亭僅存在了幾年,民國九年、十年,天橋連遭火災,水心亭被焚后沒有再復建。公園北部給電車公司建電車總站,民國十五年(1926年)拆去先農壇外壇牆,在壇的東北角建三角市場、惠元商場、公平市場等。 (陳溥)

(責編:張萌、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