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試用再生資源回收櫃。(圖片來源:北京晚報)
北京市酈城小區居民劉先生把家裡的垃圾按照廢紙、廢塑料包裝在一起,在袋子上貼了一個二維碼標識,之后便拎著這兩袋垃圾下樓,將兩袋垃圾投入了寫著“再生資源回收櫃”的垃圾箱中。
去年5月開始,在酈城小區中安裝了近20個再生資源回收櫃,小區中的居民將家裡的垃圾按照廢紙、廢塑料、玻璃等類別分類包裝,在袋子上貼一個二維碼標識,即可投放至回收櫃中。而每個二維碼隻對應一戶居民,從而可以通過后台對居民垃圾分類情況進行統計。
垃圾智慧分類如何進行?前端垃圾分類后,后端又該如何處理?垃圾智慧分類能否成為全面實現垃圾分類的突破口?記者以酈城小區為樣本進行調查,詳解垃圾智慧分類。
告別傳統:三大類改為19小類
西四環附近的酈城小區中,藍色的再生資源回收櫃立於小區多個區域,從去年5月開始,小區告別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三個垃圾桶的分類方式,開始進入垃圾智慧分類模式。
居民劉先生拎著兩個包裝好的塑料袋,將廢紙、廢塑料從投放口投入回收櫃。再生資源回收櫃上寫著廚余類、金屬類、玻璃類、紙類、塑料類、織物類、電子類、電器類,舊衣物回收箱也單獨立在回收櫃旁。“還發了小冊子,教我們哪些物品可以放在一起進行分類。每個大類下又細分了若干小類。”
“除了木制家具外,幾乎做到了全品類回收。一共分了19個小類,比如塑料就包含塑料瓶、油壺、色塑、混合塑料、泡沫幾個小類。”北京微循環管理有限公司王賀鵬作為駐場回收管理員,騎著三輪車在小區中不定時檢查每個回收櫃的回收情況。“發現了垃圾后,就裝上車,進行清運。”
一名居民表示,以往都是可回收、不可回收、廚余垃圾的分類方式,“但是有很多的困惑,很多人分不清什麼是可回收,什麼是不可回收的。就像玻璃瓶,收廢品的不要,我們也不知道該往哪個垃圾箱裡扔。”
在王賀鵬眼中,此前的回收方式,總有一些回收價值低的垃圾被忽視,從而通過填埋等方式進行處理,並未再回收利用。
“分類比較細致,玻璃、金屬、電子產品,就連藥品包裝的鋁箔,積攢起來也可以進行回收。”酈城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張雲常常能看到業主,將衣物、廢紙箱、飲料瓶都貼上二維碼,投放到垃圾回收櫃中,通過回收再利用產生它的價值。
積分獎勵:累積后可兌換生活用品
“衣物等很難降解,填埋后對環境會造成很大的污染。”北京環衛集團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衣物回收櫃對廢舊衣物、窗帘、紡織品等的回收,可以將之變廢為寶,再形成新的編織品,“既有環保的意義,也有效再利用。”
王賀鵬打開回收櫃,其中已經被投入了泡沫、紙箱、塑料瓶等。他掃描貼在垃圾上的二維碼,再掏出電子秤,逐個稱重。“掃了二維碼之后,就知道垃圾是哪戶扔的,稱重了之后再對照著獎勵表進行積分獎勵。”
回收櫃上寫明:硬紙板、紙盒,60積分/公斤。報紙,100積分/公斤。雜塑料,40積分/公斤。泡沫,150積分/公斤……
“回收公司跟物業一起在小區的廣場讓業主登記信息,也有上門與業主溝通,確認住在幾單元幾號,與業主確認后再發放每戶相對應的二維碼。扔垃圾的時候,貼在垃圾上,就可以通過系統識別出是哪門哪號扔了什麼垃圾。” 張雲表示,酈城小區推行的“垃圾智慧分類模式”,通過二維碼應用綁定住戶信息,與居民身份建立起對應關系,嘗試以較低的成本對垃圾分類行為進行獎勵。業主可以定期在小區組織的兌換活動中兌換獎品,也可以在網上兌換。
“獎品一般有柴米油鹽、食品、生活用紙等。”業主劉先生說,通過手機注冊就可以看到自己積分數量,可以兌換什麼樣的獎品。
王賀鵬通過掃描、稱重后,資源品類、重量、數量就被記錄在案,記錄上傳至后端的雲服務器上,服務器自動折算成積分同步到居民賬戶中。“1積分相當於1分錢。累積到一定數量后,就可以去兌換等價值的獎品。”王賀鵬說,對於電器等大件可回收物品,居民可以通過微信申請或者是打電話的方式,專門的回收員會上門收取。
后端處理:不同類垃圾有不同去處
王賀鵬將垃圾袋裝進三輪回收車中,在指定位置將不同類別垃圾分類存放,等待垃圾清運車清運。“垃圾清運車會將垃圾拉走,不同類別的垃圾有著自己的去處。”
“我就親眼見過,我們分好的垃圾被混在一起拉走了,那我們還分什麼勁兒呢。”在居民王女士的印象中,此前的垃圾分類不僅沒有明確的分類明細,同樣不了解后端如何進行處置。
在海澱和諧社區發展中心學術委員張麗曼看來,各地推行垃圾分類工作已經多年,但很多垃圾處理方式仍是從垃圾箱直奔處理廠,無論焚燒還是填埋,最終全部混在一起。而要實現再生利用的前提便是垃圾分類,同時后端要提高分別處置的能力。
北京環衛集團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對於難降解的衣物,建立了紡織品處理基地,專門處理衣物等紡織品,使之變廢為寶。回收的廢紙將打包運往廢紙回收利用基地。在河北建立了廢舊橡膠利用基地,處置后的廢橡膠可以變成瀝青、環保再生膠等。
張雲常常帶著孩子一起在家中將垃圾進行分類,而后一起將包好的垃圾投放至回收櫃中。“孩子非常願意參與,也可以讓孩子的環保意識有所提高。從小沒有養成分類的意識,長大后就會隨大流,甚至被一些不良習慣誤導。”
“通過這種模式,小區物業的人力、物力的成本都是節約的。”酈城小區物業經理常能見到家長帶著孩子一起投放垃圾。在她看來,垃圾智慧分類模式對於小區中的小孩子來說也是一次教育,“很多居民反饋說,這樣的分類不僅僅是喊口號,而是告訴大家怎麼做。讓大家知道,投放后有后期的處理效果,自己也能受益。”
獎懲之爭:僅有激勵是很難走遠的
去年9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通報稱,“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將“適時強制分類”。
在“北京零廢棄”及磐石環境與能源研究所聯合發起人、環境史博士毛達看來,垃圾管理是系統工程,垃圾強制分類管制的主體對象必須同時包括政府、企業、社會單位和市民個人。
“獎勵”與“懲罰”的呼聲在一些研究垃圾分類的人士眼中,存在不同的看法。
北京大軍智庫主任仲大軍認為,應讓居民明白垃圾智慧分類的好處,不妨增加一些獎勵方式來推動,提高市民的積極性,提高參與度。
“垃圾強制分類的目標是減少垃圾產生、減少焚燒和填埋的處理量,所以應該落實‘誰產生、誰付費,多產生、多付費’的垃圾處理費征收制度,這樣才能體現公平的原則,並形成經濟杠杆,促進市民減廢。”在毛達眼中,僅僅激勵是很難實現垃圾分類的目標。按量收費不應隻針對市民個人和家庭,更應包括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單位等。制定合理的收費標准,可促使各單位主動進行垃圾減量分類。
毛達研究發現,根據國內外的經驗,按量收費的對象可以循序漸進地從“其他垃圾”,即焚燒和填埋垃圾開始,然后過渡到廚余垃圾和可回收物,最終從整體上抑制所有種類垃圾的產生量,並為相應的回收處理提供資金支持。“按量收費制度的推行,意味著要嚴厲控制違法現象。這方面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包括罰則制定、宣傳教育、行政執法的責權界定和資源保障等。”
“‘互聯網+分類回收’的模式非常新穎,但新生事物不可避免也會有不足。”在張麗曼看來,一是要靠獎勵,二是要靠約束。垃圾分類應是居民自覺,但是光靠自覺遠遠不夠,目前,有了獎勵措施,如何引入約束措施未有定論。“如何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讓垃圾分類走得更遠,便是先行試點的作用所在。” (記者 趙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