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十三五”期間將啟動探月工程“第四步”

未來15年探測火星、小行星和木星

2016年12月28日14:51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我國“十三五”將啟動探月工程四期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在國務院新聞辦2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邁出探月工程的“第四步”,包括從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以及對月球南北極的探測。

吳艷華說,國家航天局已經明確,將在2017年底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軟著陸以及採樣返回,完成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后一步。

對未來月球探測,該局已經進行了規劃。吳艷華說,2018年,我國將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實施世界首次到月球背面的巡視探測。同時我國將向地月拉格朗日2點發射一顆中繼衛星,作為中繼通信數據傳輸所用,為月球以及后續深空探測提供服務和支持。

2020年左右,我國計劃發射嫦娥六號探測器。它是嫦娥五號的備份,計劃實施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任務。另外,我國還設想在未來五年、十年,開展兩次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月球南北極探測。“這4次任務歸納起來,就是探月工程四期。”吳艷華說。

吳艷華透露了我國未來15年內將實施的“深空探測一期工程”計劃。該計劃包括對火星、小行星和木星的探測。2020年左右,我國將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在此次任務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將實施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進行火星表面採樣返回,開展火星構造、物質成分、火星環境等科學分析與研究。5年內,我國還將進行一次小行星探測。此外還要規劃一次對木星和行星的探測。“這4次任務,我們總體論証為‘中國深空探測一期工程’。未來我們還將開展二期、三期工程。”他說。

當日,國新辦發表《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吳艷華說,按照白皮書規劃,除了深空探測工程,未來我國還將實施多項重大工程。

吳艷華介紹,擬命名為“長征九號”的我國下一代重型運載火箭,目前正在開展方案深化論証和關鍵技術攻關,將作為新的重大工程啟動實施。其首飛時間初步計劃在2030年左右。

吳艷華還表示,未來十年,我國計劃發射超過100顆衛星,建立比較完善的空間基礎設施。 (記者 付毅飛)

(責編:張萌、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