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速,未來將替代哪些工作?

2016年12月20日13:47  來源:北京晨報
 
原標題:人工智能將替代哪些工作

深度:每天為你講述一個財經故事

機器腦和人腦相比,誰會更聰明?“Alphago”擊敗圍棋天才李世石,“沃森”勇挫兩名人類智力冠軍,“深藍”戰勝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超級電腦正在一次次刷新“戰勝人類”的奇跡。恰恰是人類的聰明才智,才能讓機器變得更加聰明。在一些特定領域,機器腦的運算速度和效率在不斷提高,將逐漸扮演“解放人類”的角色。

焦點:機器人能否化解臉盲症

12月17日,百度公司與江蘇衛視宣布,將在2017年1月6日首播的《最強大腦》第四季中,增加有百度大腦人工智能參與的“人機大戰”比賽環節。

據了解,本季人機大戰中的一個真實比賽項目是,通過識別0至4歲童年舊照,找到在場的成年人。這對於最強大腦選手“水哥”王昱珩和李威來說,也許並不算什麼難事。但百度人工大腦能否化解“臉盲症”,將成為比賽關注的焦點。

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主任林元慶表示,與以往人機大戰在運算、記憶、邏輯上的比拼有所不同,此次百度派出小度機器人代表百度大腦,與名人堂選手在語音、圖像等方面進行比拼。語音和圖像識別是機器的弱項,以此對決人類天生具備的億萬年演化而來的聽覺和視覺,這在全球人工智能界都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百度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表示,一些平日生活中對於人類很艱難的事情,電腦解決起來卻很簡單。百度近年一直在努力開發能夠匹敵人腦的百度大腦,無論結果輸贏,都會對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做出突破性貢獻。

關注:重復勞動工作最快被替代

人工智能將如何更好地服務於人類?這才是大眾最關心的問題。林元慶向北京晨報記者透露,那些需要重復勞動的工作將最快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在日前召開的2016搜狗IN全景·臻選禮上,搜狗CEO王小川表示,搜狗輸入法已經實現實時語音輸入、轉錄和翻譯,這是搜狗人工智能技術在成熟產品中的成功應用。雖然唇語識別技術被Google搶先發布,多少有點小遺憾,但搜狗的語音翻譯系統已經可以在現場環境中將中文轉化成英語。此外,“速記”工作可能會很快消失,在語音識別技術上,百度、搜狗、科大訊飛都已不約而同地拿出了新產品,人工智能在“翻譯”領域的比拼已經趨向白熱化。

網易七魚則是瞄准了客服行業的巨大市場空間。據網易七魚發布的《客服行業現狀白皮書》稱,31.5%的受訪客服表示,企業已經在使用智能客服系統。其中有34.5%的受訪客服預計,在一年內引入智能客服系統。

機器人“寫稿”也不再是什麼新鮮事。網易傳媒副總編輯楊彬彬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網易旗下的自媒體平台“網易號”已經開始嘗試機器人寫作和翻譯文章。網易還要把這項技術開放給作者,方便作者提高寫作效率,把更多時間用在對內容價值的判斷和運營上,這些領域機器人暫時仍難以取代。“其實我的心態有點復雜。”楊彬彬坦言,但機器寫作的初衷是為了讓人可以專注於更有附加值的工作上去。

“打敗人類不是目的。”林元慶表示,研發人工智能的目的,最終還是更好地為人類服務。自動駕駛也好,刷臉進景區也罷,都是為了更好地解放人類。

警惕:人工智能已經存在泡沫

被炒得熱火朝天的人工智能概念,還是引發了市場擔憂。360董事長周鴻?表示,人工智能是風口,也是泡沫。對人工智能要有客觀理性的認識,人工智能不是在各個領域都能用,還要找到深度學習、適合解題的領域。

“人工智能有泡沫很正常,這輪人工智能熱潮跟前兩次不太一樣。”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山世光顯然有不同的看法。山世光表示,前兩次熱潮是因學術界做人工智能的專家們做了一些“人工智能很好”的預測,引發各路資金蒙面扑來。但這次不同,是工業界先看到了這個領域的進步,並在實際產品或系統中得以應用后,才主動地把人工智能熱潮給搞起來。經過一年多的現實教育,現在的投資人已經相對理性了,目前人工智能存在一些泡沫比較正常,這樣的狀態不要緊。 (記者 韓元佳)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