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行星谷神星不僅是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泥球”,最新研究顯示,它還可能幫助科學家找出太陽系中的水。《自然·天文學》雜志日前發表的論文顯示,谷神星火山口坑窪下面可能含有水冰。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自2015年以來一直圍繞谷神星進行探測,研究團隊在谷神星北極附近確定了634個永久火山口。據《大眾科學》雜志報道,最新圖像和數據顯示,10個火山口附近發現微弱的反光亮點,可能是冰反射性沉積物。光譜分析証實其中一個沉積物為水冰。研究人員由此認為,谷神星黑暗冰冷的火山口可能含有冰凍水。
然而,科研人員並不知道水是如何到達那裡的。雖然此前也有在谷神星上發現水的報告,但另一項發表在近期《科學》雜志上的新研究表明,谷神星大部分被地表下的水冰覆蓋,特別是在極點附近,水的成分佔據了30%左右。
水冰不會長期存留在谷神星表面,因為其外層幾乎沒有大氣層,水冰在最微弱的陽光下也能沸騰。但在谷神星北極永久黑暗的火山口內,氣溫能達到零下328華氏度。
充滿水冰的冷阱在月球和水星上也曾被發現過,這在太陽系中可能是常見形態,人們希望有一天能夠挖掘埋藏在月球南極的水沉積物,這種水可用於維持探月宇航員的生命,或者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進而用於火箭燃料。但奇怪的是,月球飛船並沒有觀察到像谷神星那樣的反射冰沉積物,隻有氫的痕跡。有解釋稱,可能氫氣被儲藏在岩石和土壤中而非大冰塊中,這可能導致很難在月球上挖掘到可用水。
研究人員還認為,對谷神星水冰的認知將有助於我們更多地了解太陽系中的水情。(記者 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