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 13日上線的《自然》最新子刊《自然-天文學》創刊號首篇文章,刊登了中國天文學家領銜的一項南極天文觀測成果。這一觀測結果表明,南極冰穹A擁有其他地面天文台址無可比擬的觀測優勢。在南極開展觀測,為人類取得天文學與大氣研究突破,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
2010年1月,第26次中國南極內陸科考隊將國際上首例無人值守、遠程操控的超寬帶太赫茲傅裡葉光譜儀成功安裝在冰穹A。經過長達19個月的連續運行,這台對太赫茲輻射極為敏感的光譜設備,首次在南極冰穹A獲得了太赫茲至遠紅外譜段的大氣透過率長周期實測數據。觀測結果表明,與其他地面觀測台址相比,擁有4093米高海拔、和零下80攝氏度左右極低溫的冰穹A,在太赫茲至遠紅外譜段的大氣透過率明顯更高,是觀測宇宙的絕佳新窗口。
在這一長周期、極低溫大氣透過率實測數據基礎上,科研團隊還給出了大氣輻射模型的新的約束條件,對於建立更精確的大氣輻射模型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有重要的意義。
“頻率0.3至15THz、波長1毫米至20微米的太赫茲至遠紅外譜段,是觀測宇宙的重要波段,宇宙中約有一半的光子輻射能量,如孕育恆星的冷暗氣體、塵埃輻射等,都集中在這一譜段。”該研究領導者、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南極天文和射電天文研究部主任史生才說,此次的觀測結果驗証,南極冰穹A確實是地面觀測宇宙的絕佳窗口。“目前,中國科學家正在加緊研制用於南極天文觀測、搭載超導探測器的5米口徑太赫茲望遠鏡,力爭早日有所突破。”史生才說。(記者 王玨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