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癌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越來越常見,而癌症治療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在100多種已知癌症類型中,每位病人在接受治療之后的反應都會不一樣,而腫瘤專家們的工作正是要解決這些差異問題。不過現在,AI(人工智能)應用於醫學領域后將很快能讓他們的工作變得簡單一些。
據共同社11月29日報道,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29日宣布,為了向每一位癌症患者提供最合適的治療,該中心將與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等共同開發運用人工智能(AI)的系統。具體做法是,以癌症中心積累的患者基因組(所有遺傳信息)以及血液檢查、圖像診斷等龐大信息為基礎建立數據庫,並與醫學論文等的研究成果相對照,將AI運用在診斷以及治療中。該研究中心將利用AI迅速正確地診斷癌症,並提出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的機制,力爭5年后實際運用。
AI應用在醫療中的做法正在世界各國不斷推進。此前,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曾利用AI確診難以診斷的白血病並在救治中發揮了作用。位於東京的癌症研究會於10月設置了研究基地,力爭在基因組和檢查結果解析中運用AI,為患者定制治療方針。
眼下,醫生還必須要依靠醫學書籍、醫學期刊、臨床研究報告來幫助找到最佳的治療方案。但人工智能技術的到來將加快這一工作的進度。美國一台超級計算機沃森就已經將機器學習技術運用到個性化癌症治療中。據了解,該設備“吸收”了60多萬份醫療報告和150萬份病人個人記錄以及臨床試驗結果。
此外,谷歌的DeepMind團隊也在研究如何利用AI更好地將放射療法應用到癌症治療中。現在的醫生隻能通過自身經驗以及現有的研究設定該治療法的輻射量。DeepMind正在跟倫敦大學學院醫院合力開發一套能夠將這一過程自動化的人工智能系統。未來,新系統能幫助醫生將原先可能需要4個小時的切割時間縮短到1個小時。
如今,人工智能的令人驚嘆之處不僅在於阿爾法狗輕易拿下人機對抗五番戰勝利,但人們不必過於擔心人工智能取代甚至威脅人類,因為它們研發出來本就是為了幫助人類的。人工智能進軍醫學界后,這些無比聰明的家伙也要認真修讀醫學課程、掃描海量病例,就像人類醫生一樣做知識儲備。再然后,它會驚艷出手,在診斷和治療中展現出自己真正的價值。(孔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