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暴雨預警、高溫預警、雷電預警等,相信很多人對寒潮預警信並不那麼熟悉。很多人心裡可能還在嘀咕:寒潮是個啥玩意兒啊?其實我們可不能小瞧寒潮,它屬於一種災害性天氣,會嚴重影響到農牧業、通訊、交通、人體健康等方面。在寒潮來臨之際,我們得好好了解它。
資料圖:天安門城樓前站崗的士兵。(圖片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什麼是寒潮?
寒潮一般發生在冬季,是由強冷空氣活動引起的大范圍劇烈降溫的天氣現象,通常還伴有大風、雨雪天氣,也會引起冰凍、沙塵暴等。根據我國氣象部門規定,如果冷空氣入侵使某地日最低氣溫24小時內降溫幅度大於或等於8℃,或 48 小時內降溫幅度大於或等於10℃,可將此冷空氣爆發過程稱為一次寒潮過程﹔若72小時內降溫幅度大於或等於12℃,而且使該地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或以下,也可將此冷空氣爆發過程稱為一次遭遇寒潮的過程。寒潮預警信號總共分為四個等級:寒潮藍色預警信號、寒潮黃色預警信號、寒潮橙色預警信號和寒潮紅色預警信號。入侵我國的寒潮主要出現在11月至次年4月。在我國北方,寒潮天氣主要是劇烈降溫和偏北大風的干冷天氣,降水較少﹔西北地區和內蒙古常出現沙塵暴和暴風雪天氣﹔而在我國南方,寒潮天氣除降溫外,還伴有降水。
如何防御寒潮?
寒潮來臨前:
1、根據寒潮預警信號,做好防寒潮的准備和相關應急工作。
2、老人、孩子和身體虛弱者尤其需要注意保暖。
3、提前安置好取暖設備。
4、鑒於寒潮對農牧業危害極大,還應事先做好農業、水產業、畜牧業的防寒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
5、汽車的防凍問題也不可忽略。
寒潮來臨時:
1、在寒潮天氣當期,要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及緊急狀況警報,減少外出。
2、外出時應添加衣物,戴好口罩、帽子、圍巾、手套等﹔如遇道路結冰,還應穿上防滑鞋,以免路滑跌倒而受傷。
3、在關好門窗保持室內溫度的同時,要特別注意防范煤氣中毒。
4、心腦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對氣溫變化敏感的人群要時刻關注自己身體變化,備好常用藥物,避免外出。
5、當手指、腳趾、耳垂及鼻尖失去知覺或泛蒼白色等症狀時,應立即採取急救措施或就醫,以防凍傷。
6、盡可能不開車外出,一旦開車在外遇到故障,不可慌亂,應立即請求救援,可以同時打開發動機和加熱器以取暖,但也要注意省油節電。(皇甫敏敏)
本文由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主任工程師王海波進行科學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