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造停車神器 被授予實用型專利

2016年11月15日10:19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大學生造停車神器

神器幫你取放車。(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開車在外,就怕停車難。隨著國內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人擁有自己的私家車,如何尋找車位缺口破解之道顯得尤為緊迫。要是能有一套立體的系統,讓原有的停車空間能停更多的車,那對於停車場的空間利用率將有大幅提升。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機電系大三學生周裕波所在的飛輪式停車機器人項目組就發明了一款停車“神器”,不僅解決了停車難的問題,還能大大提高設備停放安全和停車環境。而這款停車“神器”也在上個月被國家專利局授予了實用型專利。

從模型圖片看到,機器人由兩個載體轉盤組成,每側載體車庫上沿轉盤的周邊均布設有6個載體車庫,共有12個載體車庫。而這樣一個可以容納12輛車同時停泊的機器人卻隻佔了2.5輛車的空間。

除了節省佔地面積和提升空間利用率外,相對於同行業停車設備而言,飛輪式停車機器人項目組設計的機器人採用全新工藝的旋轉結構與新工藝搭配技術,搭配了封閉式車廂,既提高了設備停放安全和停車環境,也改進了結構上的強度剛度、穩定性。

說起這個實用新型專利,還應追溯到周裕波大一時的一份機械設計作業。那時還是大一的他就參加了一個校企合作的訂單班培訓,訂單班裡時常要完成各種機械設計作業,而就在一次期末作業中,他設計的飛輪式停車機器人因具備獨特的創新性和市場需求,設計方案一下就被老師看中。

今年4月,南洋產業研究院舉行首批基金項目啟動,飛輪式停車機器人項目成功成為18項立項項目中的一項。

項目被立項后,項目組在師資指導和資金支持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今年5月,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項目組成員開始著手進行模型研發制作,並為申請專利做好准備。

從一開始的概念圖繪制到最終結題和獲得專利授權,很多零部件並沒有現成的,他們一邊跑五金店找零件和加工工具,一邊動手做機器人構件,其間復雜的構件他們還用上了3D打印技術。

單有模型構造還不行,項目組的成員還要讓模型“動”起來。為了實現停車系統智能判斷和自動運行的功能,項目組成員在控制系統上下了不少功夫。

經過對系統和機械進行反復調試,項目組成員發表了題為《基於PLC控制飛輪式停車設備設計》的論文順利結題,同時也獲得了國家專利局授予的新型實用專利。(記者徐靜 通訊員王艷君)

(責編:趙鵬(實習生)、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