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玩界的“黑馬”硨磲你知多少?

2016年11月11日08:1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佛教有七寶,分別是金、銀、琉璃、琥珀、珊瑚、瑪瑙、硨磲。很多人見過前六種,但是對硨磲知之甚少。其實,硨磲作為玉石,在近幾年以“黑馬”之勢在古玩界佔據了一席之地。

硨磲是什麼

硨磲被尊為佛教七寶之首,產量極少,非常珍貴。硨磲之名最早見於東漢時代,現代寶石學中將硨磲歸為有機寶石。硨磲被古人歸類為玉石,故用石字旁造字。封建時期,藏傳佛教、本土佛教經常用硨磲來辟邪或者做法事。

實際上硨磲是一種生物。硨磲屬於貝類、軟體動物,生活在海洋大陸架礁岩生態系統中,主要分布在南中國海、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海域。硨磲體型巨大,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硨磲,長度可達1.5米。大多數的軟體動物都有外套膜,外套膜不斷地分泌碳酸鈣,一層一層地長出堅硬的外殼。

硨磲的外殼非常厚且粗糙,呈藍色或綠色,但外殼的內部呈白色,極度光滑,可以說光潔無暇。硨磲的外殼經常處於半打開的狀態,相對於其他的貝類來說,硨磲很少會產生珍珠。

巨型硨磲吸引觀者近前探究(圖片來源:張勇/中新網)

硨磲的壽命

硨磲在寒武紀大爆發的時候就出現了,即使有著幾億年的演化,但是硨磲因為體型巨大,外套膜經過日積月累分泌碳酸鈣形成貝殼,生長過程很緩慢。硨磲一般都能長到一米多長,這就意味著需要花費幾十年的時間,最長的時候有可能達到七八十年,所以硨磲在軟體動物中算是一種比較長壽的動物。

硨磲的收藏價值

硨磲的質地堅硬,殼內部呈半透明狀態,無論是視覺還是觸覺都是佳品,材質近似於象牙,硨磲在經過我國成熟的手工藝匠人的雕琢后頗有美感。而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硨磲屬於佛家七寶之一,在公眾心理上自然會認為硨磲很有價值。硨磲不僅生長過程緩慢,數量也相對較少,在物以稀為貴及欣賞價值的助力下,硨磲逐步佔據古玩界的一席之地。(蔣曉婷)

本文由大連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教授蒲紅宇進行科學相把關。

(責編:郗若楠(實習生)、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