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帶充電寶上飛機,必須符合這些規定

2016年11月03日09:11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在高壓高效的工作和生活中,智能手機以其豐富的娛樂、社交功能為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人們開始把越來越多的時間花在“刷屏”上,由此,充電寶等輔助工具也相應得到大規模的普及。可近來一則流言很火——超過兩萬毫安的充電寶不能帶上飛機,甚至會被機場安檢人員沒收。事實果真如此嗎?

劣質充電寶搞不好成“隨身炸彈”(圖片來源:合肥晚報)

對功率有要求,但非2萬毫安

據《新民晚報》報道,按照國家民航局的相關規定,可攜帶功率在160瓦特/小時以內的充電寶登機,而非傳言中的兩萬毫安,這點具體可參照廠家的說明書加以比照。

另外,不能攜帶屬於三無產品的充電寶。現在很多充電寶不會在產品上標注參數類型,導致機組人員無法判斷其是否符合規定,出於安全考慮可能會將其沒收。

為避免此類情況發生,乘客在登機時最好帶上說明書,方便機場工作人員檢查。

鋰電池在高空環境下易自燃

充電寶最重要的零件是鋰聚合物電池,它是鋰離子電池的一種。鋰是一種非常活潑的金屬,在高空環境中遇熱容易自燃。如果將鋰電池直接放入行李中托運,行李在狹小的貨艙空間中容易受到擠壓或者相互碰撞,從而引發鋰電池自燃,會嚴重威脅飛行安全。所以航空管理單位才會如此慎重對待。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鋰電池爆炸需要滿足一定條件。一般情況下,鋰電池內部有一個石墨的負極和一個含鋰金屬的正極,兩者之間形成放電產生能量。但絕不能讓兩極直接接觸,否則會短路起火。

為了預防極端情況,電池中間一般會放置一塊高聚合材料制造的隔板,如果隔板質量不過關,受到擠壓會導致破損,那麼電池就極易短路從而引起爆炸。這也是機場為什麼禁止攜帶三無充電寶的原因。一般正規廠商的產品都經過了擠壓變形測試,不存在這種問題。

即使質量過關,仍要注意,充電寶不能托運隻能隨身攜帶,而且每人最多隻能帶兩個。(張艷東)

本文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冬娥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駱靜晨(實習生)、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