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一位村民為了給女兒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症,聽信謠傳偏方,用眼鏡蛇咬孩子,試圖“以毒攻毒”給孩子治療,結果蛇毒差點讓女兒喪命,幸虧及時送往醫院急救,孩子才脫離生命危險。
以毒攻毒治療疾病有沒有科學依據?
南方日報曾報道,在第三屆中醫科學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披露,以砒霜作為中醫以毒攻毒的代表性藥物,可治愈90%最危險的白血病。但是,目前根本不存在用蛇毒,或者來源於其他一些動物的毒物,比如說蜂毒、蟾蜍的毒素,來治療白血病或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的科學依據。
一些人容易混淆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白血病,所以都用以毒攻毒的偏方來尋求治療,才會發生用蛇咬孩子的事情。但實際上,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白血病是兩種疾病,雖然它們都屬於較難治療的血液病,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也比較相似,但仍有不少差別。
白血病的基礎治療是化學藥物治療。化療是用有化學毒性的藥物來殺傷惡性細胞,降低患者身體內的腫瘤細胞負荷,可以讓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因此類似於“以毒攻毒”的效果﹔而目前用於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主要方法則是用雄性激素促使骨髓造血,或者使用免疫抑制劑,來進行綜合長期的免疫治療。
蛇毒能不能用來治病?
醫生從蛇的口中提取毒素制成藥物(圖片來源:新華網)
蛇毒可以大致分為三類:一類以神經毒素為主,金環蛇、銀環蛇及海蛇都屬於這一類﹔第二類是干擾人類的血液循環系統,主要是干擾凝血功能,比如?蛇、蝮蛇﹔第三類是屬於混合類的,不過是以神經毒為主,眼鏡蛇和眼鏡王蛇屬於這一類。干擾凝血功能的蛇毒中有一種?,能促進凝血作用,改善人的出血狀態,所以醫療人員會從這類蛇毒中提取凝血?,用來治療一些有嚴重出血傾向的病症。但是,用蛇毒來治病並不是說讓蛇毒直接進入身體,而是通過現代醫學方法進行提純加工后才可以的。(郭亞楠)
本文由軍事醫學科學院電磁與激光生物學研究室主任、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成崗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