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企業那麼多,資本看好誰

2016年11月02日09:35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人工智能企業那麼多,資本看好誰

人工智能 (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人工智能相關的創業公司不斷涌現,據CB Insights統計,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在2011年隻有70家,在2015年就已經超過了400家,增長近六倍。2016年第一季度風投資金顯示,超過200家人工智能相關的初創公司已經融資超過15億美元,達到新高。

從硅谷傳來的最新消息,英特爾開始集中投資人工智能,引爆硅谷新一輪“軍備競賽”。這讓准備入場的中國投資人們有點“方”。“想要入資好的人工智能企業本來就要等,等不等得到要靠運氣,最近更是火熱了,投資難度更大了”,10月26日,華夏幸福主辦的2016產業中國年會在北京舉辦。其中,一場“2016人工智能青年創新峰會”演講嘉賓多是業內大咖,到場的聽眾卻以投資領域的居多。

對於資本市場來說,人工智能是不斷被提及的方向。到底是前途無量的科技創新,還是被吹捧過度的泡沫神話?該一頭殺入還是冷靜觀望?讓我們聽聽圈裡人怎麼說。

人工智能這麼火,泡沫還是風口

投資人余力專門從上海來到“2016人工智能青年創新峰會”現場,他所在的眾合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近年來特別看好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對這個領域十分關注。他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表示,人工智能本質上是提高效率,讓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更適應新時代商業活動的需要,這跟工業革命以來的所有技術變革是一樣的,可以稱得上是變革性的技術力量。“現在,圖像識別處理技術在金融銀行領域尤其是互聯網金融的應用,通過人証合一、身份識別等技術能夠更好地提高風控的效率,都極大滿足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需求。”

他同時表示,在市場這麼熱的情況下,某種程度的泡沫確實存在。“在圖像處理領域,國內的創業公司有數百家,做人臉識別的有近百家,它們中的大部分最后都會消失。”但在他看來,這種情況是歷史的必然。

“新興市場在剛起來的時候有適度的泡沫是好事,是良性的”,余力說,在現在這個階段,大家願意往裡沖,願意參與到人工智能的發展中來,這不是壞事。互聯網時代就是贏者通吃、一家獨大。所以,未來人工智能領域,今天的大部分創業公司除非找到具體的應用領域,否則生存的機會都比較渺茫,這是必然的結果。

除了專注人工智能的投資人,許多傳統領域的投資者們也開始關注人工智能。上海承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樓民向科技日報表示,他的公司一直專注於醫藥領域的投資,曾經有段時間研究過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他說,如果在這方面有比較好的公司,他會考慮介入。

他還給記者發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IBM的人工智能“沃森”首次確診罕見白血病,且僅用了十分鐘。但樓民表示,目前這樣的應用畢竟是少數,在他看來,人工智能是個大趨勢,長遠看前景廣闊,但目前來看值得投入的還比較少。

三次起落,讓人工智能“更亮眼”

對人工智能而言, 2016年注定不平凡。

這一年,人工智能領域的奠基人明斯基去世——這離他提出人工智能概念過去了整整60年﹔3月中旬,阿爾法狗與李世石的圍棋之戰,讓普通民眾也開始關注和了解人工智能﹔也在這一年,有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產品從實驗室脫穎而出,步入人們的生活。

早在2015年,“預言帝”凱文·凱利就曾經說:人工智能將成為最重要的技術。

說起來,人工智能是一門極富挑戰性的科學,它集合了計算機知識,心理學和哲學,包括十分廣泛的科學,如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等。

在大多數人眼裡,它代表了新興產業、最新的技術創新,但實際上走到今天,人工智能已經經歷了三次大的起伏。20世紀50年代末是一波高潮,而后很多企業消失,70年代,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都不再支持相關項目了。到了八九十年代,人工智能又經歷了第二次起伏。

騰訊前副總裁、硅谷風險投資人吳軍曾經說過一個故事,一個美國教授告訴他,90年代中期,全世界開學術會議,有個主題是人工神經網絡, 100個人的會場,第一排坐7—8個人。教授說,你們別走,走了就沒人聽我的了。下邊的人說,放心吧,我不會走,你也不要走,因為下一個就是我講。

在吳軍看來,正是經歷過這些起落,讓人工智能的發展更加成熟。現在,大數據、雲計算出來了,讓第三次“人工智能熱”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

僅一季度初創公司就吸金15億美元

人工智能相關的創業公司不斷涌現,據CB Insights統計,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在2011年隻有70家,在2015年就已經超過了400家,增長近六倍。2016年第一季度風投資金顯示,超過200家人工智能相關的初創公司已經融資超過15億美元,達到新高。

越來越多的企業“扎堆”做人工智能,投資人們也不得不面臨“選擇困難”,但好在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准。

余力也表示,現在人工智能領域存在的問題就是很多創業公司還沒有找到很好的落地方向,沒有找到好的應用開發,僅僅在原理方面折騰,比如在人臉識別領域很多初創公司都還處在“刷數據”階段。

“從投資來說,我青睞於能找到與具體的垂直應用結合的企業,如果與硬件相關的,比如自動駕駛(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希望公司的產品能夠在可靠性、穩定性、一致性等方面精心打磨。這幾年,我重點關注人工智能技術在智慧城市、安防、自動駕駛、商業自動化等方向有實際應用能力的企業。在團隊結構上,我們希望公司除了能擁有核心算法的工程師外,還希望他們有比較好的硬件開發能力和系統管理能力,”余力總結道。“現在燒錢的階段已經結束了。”他強調。

對此,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從業者,小i機器人董事長袁輝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表示,人工智能是一個技術驅動的產業,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如果企業在全球擁有非常領先的技術,那麼投資價值就很大﹔如果產品具有短期內就能市場化的價值,那投資價值也非常大。但是如果這家公司沒有足夠的資源、平台和資金,就不要一門心思想著宏大願景,因為要達到實現人類夢想的程度需要極其龐大的資金。(記者 李艷)

(責編:李星星(實習生)、肖玲)

推薦閱讀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強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誕生。經過60年發展,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大國,並正在向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闊步前行。在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年紀念日前夕,人民網記者專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詳細】

2016年9月“科學”流言榜: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9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地鐵安檢后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條“科學流言”入榜。流言:時下正值吃葡萄的時節,但近日一段視頻在微博、微信上大量傳播,讓不少人“望葡萄卻步”。視頻中,一位“果農”模樣的男子一邊搬運葡萄,一邊和拍攝者對話,稱無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藥的”。真相:避孕藥隻有在進入人體后才能被人的響應識別機制所識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