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神奇!納米仿生技術用菠菜探測爆炸物

2016年11月02日08:33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原標題:納米仿生技術用菠菜探測爆炸物

地下水中或存在某些危險物質人類很難察覺出來,但利用納米技術改造的菠菜類植物卻能做到。美國工程師通過在葉子中嵌入碳納米管,將菠菜變身為能探測爆炸物的傳感器,並可以無線方式將信息傳遞到智能手機等手持設備。

領導此項研究的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系教授邁克爾·斯特拉諾稱,這種納米仿生技術的目標是將納米粒子引入植物,賦予其非原生功能。

研究人員在發表於10月31日《自然·材料》雜志上的論文中稱,他們借助一種被稱為“血管灌注”的技術,將含有納米粒子的溶液注射到葉子背面——即將硝基芳烴傳感器嵌入到菠菜葉子光合作用最強的葉肉層。研究人員還嵌入了可發射恆定熒光信號的碳納米管作為參考。通過比較兩個熒光信號,更容易確定傳感器是否檢測到了爆炸物,如地下水中存在爆炸物分子,植物10分鐘即可將其傳送到嵌有傳感器的葉片。

為了讀取信號,研究人員將激光打到葉片上,激發其中的納米管發射近紅外熒光。熒光可由連接到一台小型電腦的紅外相機檢測到。通過移除紅外濾光片,具有拍照功能的普通智能手機也能檢測到這一信號。目前,研究人員已能在離植物1米遠的地方進行檢測。

斯特拉諾表示,新方法為克服植物與人類的通信障礙提供了可能,它也可用以警示污染和干旱等環境問題。此外,新技術還具有多功能性,今后可擴展到任何植物。植物學家利用這些傳感器可以更好地監測植物健康,最大限度地增加植物合成藥用化合物的產量。下一步,他們將利用轉基因技術對植物進行基因改造,讓植物不再生成葉綠素,而是隨周圍物質成分的不同改變葉子顏色,這樣獲得的植物不需紅外傳感器等額外裝置,依靠自身即能完成檢測任務。(記者 馮衛東 聶翠蓉)

(責編:李星星(實習生)、肖玲)

推薦閱讀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強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誕生。經過60年發展,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大國,並正在向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闊步前行。在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年紀念日前夕,人民網記者專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詳細】

2016年9月“科學”流言榜: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9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地鐵安檢后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條“科學流言”入榜。流言:時下正值吃葡萄的時節,但近日一段視頻在微博、微信上大量傳播,讓不少人“望葡萄卻步”。視頻中,一位“果農”模樣的男子一邊搬運葡萄,一邊和拍攝者對話,稱無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藥的”。真相:避孕藥隻有在進入人體后才能被人的響應識別機制所識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