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大型文體活動主辦方都曾為一件事頭疼:發給工作人員的工作証,竟出現在了“黃牛”的手中。倒賣証件不僅破壞市場秩序,還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昨天,在北京文博會主展場中國國際展覽中心1號館內,由京津冀三地文化廳局共同主辦的“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區”,展出了大麥集團人臉識別系統。應用這套系統,每一張工作証對應一副面孔,每一次使用証件都要被人臉識別終端機核對面孔,當証件備案的面孔與使用証件的面孔不同時,系統就會報警。
大麥集團是目前中國最大的LIVE娛樂發行平台和華語地區領軍的演出、體育票務及科技服務平台,這一次是該公司首度亮相文博會。
該集團技術負責人介紹,人臉識別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臉識別算法,對抓拍到的人臉圖像進行建模,同時和數據庫中已收集的人臉模型實時比對。如果持証人與系統內的人臉圖像相識度達到設定閾值,系統就會報警,提示監管人員。完成這項工作的機器,由大麥集團自行設計。它大約一人高,瘦瘦的,像根安裝了?轆的柱子。“柱子”的頂端安裝了攝像頭、人臉顯示器和RFID証件掃描區域。使用的時候,大型活動主辦方可以為每一位工作人員制作一個包含了RFID智能芯片的証件,並且為每一位持証人員做一次人臉採集,存貯原始數據。之后,持証工作人員每次出入都會被這台機器識別一次人臉,大約需要三秒鐘。這樣一來,靠倒賣証件牟取暴利的“黃牛”,就沒了機會。今年上半年,這個系統已在海澱區舉辦的多場演出活動中得到應用。
在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區,三地文化行政部門還甄選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演藝、藝術品、文化旅游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企業和項目展示宣傳。天津的楊柳青畫社、泥人張工作室、漢沽刻字,河北的邢白瓷、磁州窯、緙絲,北京的神舟航天文化創意傳媒公司的360度太空球幕體驗系統等,讓參觀者開闊了眼界。(記者 李洋)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強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誕生。經過60年發展,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大國,並正在向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闊步前行。在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年紀念日前夕,人民網記者專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詳細】
2016年9月“科學”流言榜: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9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地鐵安檢后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條“科學流言”入榜。流言:時下正值吃葡萄的時節,但近日一段視頻在微博、微信上大量傳播,讓不少人“望葡萄卻步”。視頻中,一位“果農”模樣的男子一邊搬運葡萄,一邊和拍攝者對話,稱無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藥的”。真相:避孕藥隻有在進入人體后才能被人的響應識別機制所識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