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塑料是19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日常生活中,塑料袋輕便小巧,是大家出門買菜、商店購物時的好幫手,洗臉盆、塑料杯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如果沒有塑料,我們的物品就隻能使用紙張、木頭、陶罐等東西包裝了吧?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用紙張、木頭、陶罐等東西包裝,包裝物總量將會增加3.6倍,在生產中會耗費過去兩倍的能量,還會產生比過去高2.7倍的溫室氣體。可以說,塑料包裝在方便日常生活的同時,對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此外,廢棄塑料中的塑料包裝袋、塑料瓶、泡沫塑料制品等可以回收,經過人工篩檢分類、破碎、造粒等流程,變成各種不透明塑料顆粒,最后按照品相進行分類,最終成為可以再次利用的再生料。
可回收塑料袋(圖片來源:新華網)
但是,也有人說塑料是最糟糕的發明,塑料制品存在於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除去可回收的塑料外,當數食品塑料袋最為常見,也最為難處理。塑料袋回收價值較低,它常常被散落在各地,造成“視覺污染”。塑料袋還不易降解,如不加以回收,會影響植物對土壤養分和水分的吸收,造成農作物減產。廢塑料制品還易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導致動物死亡。此外,小城鎮垃圾焚燒,塑料垃圾的焚燒會對大氣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掩埋又會對土壤環境產生危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使用可回收、可降解的塑料制品,盡量少選擇難處理、難降解的塑料制品。此外,在購買塑料制品——比如塑料杯時,我們應看清杯底的標識,最好選擇小三角上帶有“05”標志的塑料制品,這是PP(聚丙烯)材質的標識,有良好的耐熱性,對化學試劑的反應比較穩定。(丁獻美)
本文由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李玉成教授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