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今天適合戶外運動嗎?”
“今天有霧霾,不適合戶外運動。”
“那給我來表演個《最炫民族風》吧。”
“好的。”
上述對話發生在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展覽區中,“圍觀群眾”和智能安防機器人“小安”聊起了天。
40000平方米展覽面積,150多家中外知名企業和先進產品集體亮相。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每種機器人,其實都不簡單。
和人類溝通和談話,只是小安的功能之一。北京自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成成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款機器人配備了智能滅火系統。火焰的探測、報警和智能滅火等功能集成在系統中,小安在自動巡航過程中就可以快速發現火情,並對火情進行初步處理。它採用最先進的細水霧與智能滅火器相結合的方式,提高滅火成功率,將損失降到最低。
成成希望更多家庭能用上“小安”。畢竟,這是一款真正能救命的機器人。
不過,要讓機器人進入家庭,在業內專家看來,其實還是個不小的難題。在公共服務領域,機器人的面孔已經越發常見。但對家庭來說,這最后一公裡還很難打通。
“市場上真正能幫助人的服務機器人還比較少。”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系主任陳衛東指出,服務機器人所處的環境是非結構的、未知的、動態的,復雜環境對機器人的感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而感知能力、溝通能力和決策能力,這背后的支撐技術,正與人工智能相關。
在大會展覽區,你常能看到人們在對初具智能的服務機器人百般調戲,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有時,機器人只是一臉冷漠地給出回應:抱歉,你提的問題太難了!
清華大學微電子所帶來了“思考者”神經計算芯片,通過模擬人腦神經網絡的計算模式,實現各類人工智能功能。和目前在人工智能中廣泛使用的圖形處理器(GPU)相比,該芯片能量效率可以提升三個數量級,在機器人、無人機、智能汽車、智慧家居、消費電子等領域都能得到廣泛應用。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長期處於追趕狀態,每年芯片進口額超過2300億美元。目前,人工智能正在顛覆信息產業,我們應努力抓住人工智能芯片這一機遇,從‘跟跑並跑’邁向‘領跑’。”“思考者”芯片負責人感慨。
試著從“跟跑並跑”邁向“領跑”的,還有大家更為熟悉的工業機器人。
“我們做工業機器人的知道,百分之七十的工作,工業機器人還不能做。為什麼?因為它沒有手,也沒有人的這種智慧。”寧波智能制造產業研究院院長甘中學指出,要讓工業機器人在國內取得大幅發展,必須有“心靈手巧”的雙臂機器人和多臂機器人。
這次,寧波智能制造產業研究院帶來了自主研發的雙臂機器人,它也是全球首個十八軸雙臂機器人。它由兩個高精度7自由度手臂和一個4自由度的自主移動平台構成。每個手臂具有7個自由度,形成一個冗余的機械手臂。每個機械手臂重復定位精度高,能夠達到0.03mm的重復定位精度,雙臂協同定位精度0.1mm,最大臂展能夠達到850mm。
簡而言之,它跟人一樣擁有雙手,能動,動得還挺靈活,可以進行精密作業。研究人員還給它裝上了“腦子”,形成三層智能環:自治智能閉環、網絡智能閉環和群智智能閉環。
除了在流水線大展身手,機器人也能飛檐走壁。
來到中船重工七一六所展區,可以看到我國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船舶制造多功能艙室焊接機器人。主要用於船舶、機械、汽車等行業機器人自動化焊接領域的焊縫跟蹤自動化系統,用於船舶制造中的鋼板打磨,組立焊接等的大型場景識別系統,以及用於船舶修造、石化、風電等需要在大范圍工作面進行涂裝或清洗作業的爬壁涂裝機器人、激光清洗機器人,均在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露面。
它們長得或許沒有服務機器人那麼“萌萌噠”,但在船舶智造領域,這些機械能幫助實現造船綠色化、智能化。(記者 張蓋倫 付麗麗)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強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誕生。經過60年發展,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大國,並正在向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闊步前行。在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年紀念日前夕,人民網記者專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詳細】
2016年9月“科學”流言榜: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9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無籽葡萄抹了避孕藥、地鐵安檢后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條“科學流言”入榜。流言:時下正值吃葡萄的時節,但近日一段視頻在微博、微信上大量傳播,讓不少人“望葡萄卻步”。視頻中,一位“果農”模樣的男子一邊搬運葡萄,一邊和拍攝者對話,稱無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藥的”。真相:避孕藥隻有在進入人體后才能被人的響應識別機制所識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