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動物、保護環境是維護生態平衡的不二法寶

2016年10月20日08:03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有人認為,維持生態平衡是政府的事情,與普通民眾無關﹔有人自認人微言輕,個人保護環境的力量薄弱。但是世界雖大,是由千千萬萬的個體構成,個人的力量看似微不足道,但聚水成涓,匯聚起來卻可以帶來巨大的影響。那麼,社會個體能為地球的生態平衡做點什麼?

良好的生態環境 (圖片來源:吳曉凌/新華社)

在源頭上進行保護

據《南方日報》報道, 在城市中放飛螢火虫,會使它們的棲息地過度碎片化,進而影響其基因交流,最終導致螢火虫的存活率幾乎為零﹔人工飼養的魚類被放生后很難適應自然環境,死亡率居高不下。簡而言之,人工飼養生物被放生后,往往因無法適應自然環境而難以存活。放生是因為愛心,但更大的愛心應該是放過原本就屬於大自然的小生命。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人人都愛美食,山珍野味深受不少食客的青睞,但其中不少野味都屬於保護動物。因偷獵成本較低,並且具有較高利潤,許多不法分子濫捕濫殺野生動物,導致這些動物數量銳減,甚至瀕臨滅絕。眾所周知,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環環相扣,失去其中一環會給自然界帶來嚴重的影響。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保護自然生態,拒絕野味,從我做起!

保護動物的生存環境

每種生物都需要適宜的生存環境,保護環境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環節。不亂砍濫伐植物,不種植或養殖國家明令禁止的植物、動物、微生物,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不亂丟廢棄物,這些都能讓我們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美好和諧。(宋怡然)

本文由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李玉成教授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姚欣雨、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