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進行垃圾分類 垃圾也能變廢為寶

2016年10月17日08:44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變得越來越重要,電視上,報紙上,甚至路邊隨處可見的宣傳欄裡,都有倡導垃圾分類的廣告。現在,是否進行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一個衡量人們社會公德的標准,垃圾分類逐漸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但是,仍有一些人習慣將垃圾一股腦兒地丟掉,他們認為垃圾分類相當耗時、耗力,是一件“可為可不為”的事情。那麼,我們到底為何要進行垃圾分類呢?垃圾分類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樣的好處呢?

什麼是垃圾分類?

據人民網報道,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類法為垃圾分類。人類每日會產生大量垃圾,大量垃圾未經分類回收再使用並任意棄置會造成環境污染。

垃圾分類處理(圖片來源:人民網)

我們最常見的垃圾分類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兩類。可回收垃圾是指那些可以循環再生的垃圾,如生活中常見的紙類、塑料、玻璃、金屬、織物及瓶罐等,這些垃圾都能通過重新加工處理被再次利用,從而有效節省了資源,減少對環境的危害﹔不可回收垃圾基本上是指除了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如剩飯菜、瓜果皮核、動物內臟、盆景等植物的殘枝落葉等,雖然它們屬於不可回收垃圾,不能被二次分解,但是它們可以被集中回收,用於沼氣工程,通過厭氧發酵處理后產生沼氣,而剩下的沼渣則是高檔的有機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廢舊電池回收箱,這是因為廢電池屬於有害垃圾,易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一節廢電池可造成半徑數百米范圍內的污染,更需要妥善集中處理。

我國垃圾總量巨大,新華網報道的《2014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顯示:我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總量為16148.81萬噸,處置量為15730.65萬噸,處置率為97.41%。由此可見,我國的垃圾產生量十分令人堪憂,但換個角度想想,這也是一筆難得的“財富”。我們各家的垃圾一旦被投送到小區指定的垃圾暫時貯存的地點,它就變成了區域性的公共資源,當再進行更大區域的匯集和集中處理時,它就成了真正的公共性資源。垃圾分類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

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看似簡單,執行起來卻沒那麼容易,隨著宣傳活動的推進,垃圾分類的觀念已逐漸深入人心。目前,垃圾分類還是一項未竟的事業,依然需要全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丁獻美)

本文由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李玉成教授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姚欣雨、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