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汽錫柴技術創新又添新成果,一批科技成果再獲國家專利。其中,由一汽錫柴科技人員提出的“一種成品鑄鐵缸蓋微縮孔修復的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該發明專利是對發動機成品缸蓋的微縮孔類缺陷的一種再制造修復工藝,經一次浸滲處理后的缸蓋試漏合格率達到98%以上。與新制造產品相比,錫柴缸蓋再制造產品在保証同等質量和性能的同時,還可節能60%、節材70%、節約材料成本約50%,開創了國內大馬力鑄鐵發動機缸蓋再制造技術的先河。
據介紹,汽車發動機再制造是實現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廢舊產品循環利用的關鍵措施。鑄造的發動機缸蓋由於金屬本身的凝固特性容易產生微縮孔缺陷而導致缸蓋滲漏,而這類缺陷一般在加工過程中或至成品終檢試漏工序才能發現。目前,廠家一般採用壓力浸滲修復缸蓋微縮孔,但受到修復微縮孔的具體條件限制,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浪費,且無可靠性認証。而錫柴該項發明則克服上述浸滲處理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低成本,少污染,能穩定修復中重型發動機的成品鑄鐵缸蓋,且浸滲后符合成品缸蓋的清潔度要求、外觀質量和耐久性能良好。(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