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 汽車的另一引擎

2016年09月30日09:06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智能網聯 汽車的另一引擎

“以前說的自動駕駛就是啟動計算機程序,讓汽車自動開,如果程序不合適,由人來調整程序,本質上是程序員通過程序教機器人開車,汽車成為軟件定義的機器。而給汽車裝上駕駛腦,駕駛腦在駕駛員開車時悄悄‘學習’,通過推理、學習、交互等,不斷試探糾正駕駛員錯誤動作,汲取事故教訓,從而提高駕駛水平。” 25日,在上海浦江創新論壇智能網聯汽車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說,“將來,駕駛腦的存在讓汽車除了認知和感知,還擁有經驗,幫助汽車真正實現從自動駕駛到自主駕駛的轉變。”

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前期研發和系統開發部總監Renaud Bonhomme表示,自動駕駛可以減少80%的交通擁堵,將燃油效率從23%提高到39%,更是提高駕駛安全性的需要,因為90%事故由人為造成。同時,還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

“雖然目前不少人對自動駕駛還抱有懷疑的態度,但目前在中國市場,自動化駕駛推進過程比北美和歐洲還要快。” Bonhomme說。

被李德毅譽為“智能網聯汽車先行者”的特斯拉公司中國區朱曉彤表示,車輛在實現互聯互通狀態后,遇到故障直接在后台就可以得到解決,同時在發生事故時也能得到后台的協助。車聯網同時也打破了服務中心傳統意義上的4S店物理空間的阻隔,大部分的功能更新,還有故障診斷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完全不用物理把這車開到服務中心解決,大大提高了效率。

“很多人參觀了我們的服務中心,說我們的服務中心和手術室一樣干淨,因為網聯汽車的特性,客戶基本不需要回到服務中心來。”朱曉彤說。

說到汽車電動化,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能量存儲實驗中心主管George Crabtree表示,現在鋰電池的性能以及它的蓄電量比20年前快了6倍。未來五年,希望將把電池的儲電量提高5倍,成本降到現在的五分之一。

而在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榮文偉看來,推廣電動汽車離不開模式的創新。租賃是電動車推廣的最好的模式,分時租賃是真正替代私家車的最好的模式。

據榮文偉介紹,率先創導汽車分時租賃模式的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目前在上海已投入分時租賃電動汽車2000多輛,到今年年底突破7000輛,在全國突破8000輛。屆時,上海會成為分時租賃第一大城市。

斑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郝飛預計,在未來汽車發展過程中,當真正的駕駛腦到來的時候,除了傳統的發動機或電動機外,智能網聯將成為汽車發展的另一引擎。(記者 姜靖)

(責編:劉麗娜(實習生)、肖玲)

推薦閱讀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運抵海南文昌 將於11月首飛 9月1日,我國最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火箭完成一系列裝配和測試工作后,將於11月擇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實施首次發射任務。【詳細】

中科院為海外青年學者回國創新發展鋪路搭橋127名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及“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以及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家的100余位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和中科院海外評審專家代表近日齊聚北京,交流了解國內科研領域最新情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