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聽到有關台風的報道時,我們會發現這些台風被賦予了“名字”,如台風“莫蘭蒂”、台風“彩虹”和台風“妮妲”等。“名字”使台風天氣與眾不同,但這些名字究竟從何而來?
被台風吹倒的大樹(圖片來源:新華網)
什麼是台風?
台風是發生在大氣當中的渦旋,產生在熱帶洋面上,它一邊繞著自己的中心在旋轉,一邊隨著大氣向前移動。小台風的直徑可達100公裡,大台風的直徑可達2000公裡。1997年,世界氣象組織台風委員會統一台風命名規則,2000年投入使用后,台風就“有名”了。專業機構為台風命名的初衷是希望人們關注台風和其造成的危害。
我們是怎樣給台風命名的?
據中國網報道,被台風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共同制定台風命名表,然后按順序循環重復使用,共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 香港、日本、老撾、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新華網報道稱,台風的名字會退役。一般情況下,命名表按順序循環重復使用﹔遇到特殊情況時,比如某個台風因造成重大災害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成為“知名”的台風,它就會永久佔有這個名字,空缺名稱由原提供國或地區重新推薦。
台風登陸的次數逐漸增多,因此,中央氣象局和部分地方氣象局啟動了“我給台風起名字”征名活動,在使台風的名字更豐富的同時,提高人們對台風的警覺和防范意識。(錢雅萍)
本文由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主任工程師王海波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