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那顆耀眼的“科普星”

——追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思潮

2016年09月21日10:49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夜空中那顆耀眼的“科普星” ——追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思潮

2016年9月17日,又一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幕。而這一天,恰恰是一位老先生去世3個月的紀念日。生前,他摯愛科普,被誤認為不務正業﹔因為科普,曾影響他評職稱,做科研。逝后,正是科普,讓全國天文愛好者及媒體人士自發前往南京,送他最后一程。他就是很多人心中的“科普之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思潮。

中秋前,報社總編輯指示做關於中秋歷法的科普報道,記者腦海中第一反應是這事兒王思潮老師能說,轉念間,想起老人已經不在了。其實,惦記老人的,遠不止我一個,就像有媒體同仁所言,若老師仍在,這個中秋,媒體上定有他教賞中秋月的美妙比喻﹔天宮發射,他也必會用生動的語言為公眾一一釋疑……

然而,老人真的離開了我們,他77年的人生定格在2016年6月17日11時33分,留下他摯愛的科普事業,以及摯愛他的天文愛好者,終究化作夏夜星空裡的傳說……

“做科普 不能讓知識爛在肚子裡”

1963年,王思潮從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畢業,進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研究室工作。年輕時,王老師科研做得極好。1970年,即確定隕石為自己的研究方向,這在當時並不被看好。但事實証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30多年后,隕石研究已成為中國天文學界乃至國際天文學界的一個重要方向。

“王思潮為社會各界廣泛熟知,源於他一門心思扑在科普上,善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公眾講授天文學知識、解釋深奧的天文現象。”有同事說。

自進入紫金山天文台,他就參與回復“台長信箱”中的天文問題。老先生的妻子吳秀蘭回憶:“他常說,那麼多來信足見群眾對知識的渴求,科研人員應該擔負起公眾科普的擔子,不能讓知識爛在肚子裡。”

1994年,彗木碰撞事件引起國人關注。王思潮參加的中國研究小組不僅與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比拼、時時更新科研數據,還每天發布預測回答百姓關注,最終在這場國際科普較量中贏得勝利。

退休后,他更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上。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張?說:“但凡科普講座,他每請必到。有中小學沒錢請專家科普,他知道了就主動去,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經常買票坐公交車趕來趕去。”

沒有架子的科普大家

一頂用來遮陽擋風的棒球帽,一身朴素得看不出品牌的衣褲,一個老年人居家常備的布拎包,一雙舒服的運動鞋,這就是王思潮出席活動的標准裝扮。出門做科普講座,或者是出席活動,王老經常謝絕主辦方的汽車接送,都是自行前往。

“老爺子一點架子都沒有,從來不跟我們提任何要求!”張?說,“我們舉辦任何活動,打個招呼,隻要有空,王老師肯定准時到場,也從來不跟我們要什麼回報。”

的確,跟老先生打過交道的人,都會被他的平易近人深深感動。今年初,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裡宣布,如果當選總統,會把政府關於UFO和外星人的情況公之於眾。採訪UFO,老先生是不二人選,從1971年開始,他已從事UFO研究45年。

電話打過去,老先生爽快答應,但說當天下午還有一場科普活動,晚上可以,而且還很細心地問記者郵箱,承諾先把UFO的相關資料發來供學習,隨后又互加微信,從此,我有幸成為老先生親手建的微信群——“UFO探索研究群”和“媒體交流群”中的一員。

採訪成稿,發老先生把關,后又准備報社小講座,微信中請教細節,老先生都耐心解答,對后輩的呵護關愛之情溢於言表。寫這些文字時,記者翻出微信記錄,那是2016年1月17日,至今恰好8個月,但卻恍如隔世。

甘坐科普“冷板凳”

王思潮的父親王越是暨南大學創始人之一。1957年,王思潮以廣東省高考狀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從此投身自幼熱愛的天文學研究。有同事說,王思潮天分高、肯吃苦,肯定能在科研上走得更遠。但為了守住科普這張“冷板凳”,他甘願放棄更高的學術名譽和物質享受。

1976年,吉林發生大規模隕石雨,王思潮跋涉山區、一住數月收集樣本,對我國隕石學研究作出開拓性貢獻。上世紀90年代,他與同事四處奔走,一再呼吁我國加入世界近地天體研究,經此,位於江蘇盱眙的近地天體探測望遠鏡最終落成。

葛—汪彗星發現者之一、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葛永良說:“跟王思潮一起研究吉林隕石雨的天文學家歐陽自遠,后來成為卓有成就的院士,我能發現葛—汪彗星,都是得益於王思潮的創新。可因為投身科普,王思潮被認為‘不務正業’,職稱、科研都受到影響。”

在重大天文事件中發聲、編輯科普手冊、進行公益科普講座……近10余年來,他數百次接受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媒體採訪,將深奧的天文現象講解得通俗易懂。

不僅講科普,老先生還寫科普,他和李澤平著寫《宇宙星球大碰撞》,主編《天文愛好者新觀測手冊》《天文愛好者基礎知識》等書籍。去世之前,他還一直在趕兩本有關外星人的書稿,其中一本交付了一半,另外一本關於探索外星文明的書隻寫了一部分。

就是這樣一位科普大家,身后留下的唯一房產,是單位60多平方米的宿舍,僅有的值錢家當,是20多年前購置的電視、冰箱。結婚時買的西裝是唯一拿得出手的“好”衣服,隻有重要會議時才舍得穿。

“他對物質沒有要求,買菜都是看到打折才買,但是民間天文活動,他卻經常支持一兩萬元。”吳秀蘭說。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老人雖已離去,但他甘於清貧、致力科普的事跡,其用一生堅守的“科普情懷”值得我們去銘記、去傳揚。(記者 付麗麗)

(責編:李星星(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運抵海南文昌 將於11月首飛 9月1日,我國最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火箭完成一系列裝配和測試工作后,將於11月擇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實施首次發射任務。【詳細】

中科院為海外青年學者回國創新發展鋪路搭橋127名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及“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以及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家的100余位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和中科院海外評審專家代表近日齊聚北京,交流了解國內科研領域最新情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