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雜志19日公布的一項研究指出,冥王星心形區域的冰山可通過表面特征和大氣過程解釋。這是科學家對冥王星數千年來氣候和地形變化進行計算機模擬重建,並結合“新視野”號探測器觀測到的地貌特征得出的結論。
在冥王星表面的心形區域,有一座主要由氮冰、一氧化碳和甲烷組成的巨大冰山,覆蓋了斯普特尼克平原4千米深、1000千米寬的盆地。為了理解它的起源,法國巴黎第六大學研究人員坦吉·伯特蘭和弗朗索瓦·福蓋特,對5萬個地球年間冥王星冰沉積物化學成分的演化進行了數值分析。他們的研究表明,正是地形影響了冰山的形成。
此次計算機建模的過程,利用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收集的冥王星地貌特征數據。“新視野”號於2006年發射升空,任務是對冥王星、冥衛一及位於柯伊柏帶的小行星群進行探索,它是人類發射過的速度最快的太空設備,已於去年7月14日飛掠冥王星,是首個探測這顆遙遠矮行星的人類探測器。
就在“新視野”號成功飛掠后第二天,探測器傳回了前所未有的冥王星局部特寫,天文學家們驚喜地發現了一座覆蓋著大量水凝冰的高山。其起源引起人們強烈好奇,因為盡管甲烷和氮冰覆蓋了冥王星大部分表面,但這些“材料”的強度不足以形成如此的高山,而且不同於月球,冥王星周圍沒有更大的星體引力來與其相互作用,因此,肯定存在其他的演變過程形成了這樣的山地景觀。
在揭開冥王星之“心”冰封之謎的同時,這一新模型還預測冥王星大多數季節性冰凍將會在未來十年中消失。論文作者稱,未來對冥王星的觀測,將會為驗証他們的模型提供更多的機會。(記者 張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