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車改造升級不容忽視

2016年09月08日10:56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傳統車改造升級不容忽視

今年,“十三五”開局之年,同時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元年。汽車產業作為國家產業支柱之一,在增強內生發展動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等方面備受關注。基於此,於9月2日至4日期間,作為國內較具影響力的“2016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汽車新能源等議題被廣泛熱議。與會專家不僅認可了近年來產業結構性改革進程中取得的成果,同時也指出作為汽車產業主體的傳統汽車改造提升不容忽視。

近十年來,汽車產業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2015年汽車產銷量均已突破2400萬輛。今年上半年,汽車產銷為1289萬輛和1283萬輛,同比增長6.47%和8.14%,增幅分別比上年同期提升3.83%和6.71%,預計全年的產銷量有望達到2500萬輛左右,將使我國汽車第一消費大國和制造大國的地位更加穩固。

由此對汽車產業也帶來了跨越式發展,並推進了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程,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產業集中度穩步提高﹔二是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佔有率繼續保持增長﹔三是節能汽車市場繼續擴大。

據悉,今年上半年,汽車產業延續了近兩年產業組織結構不斷優化的趨勢,汽車銷量前十名的企業集團銷量總和佔汽車銷售總量已達89.5%以上。同時,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473.5萬輛,同比增長12.8%,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9%,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SUV和MPV車型銷量快速增長。

盡管產業發展成績顯著,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與會專家指出,我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的矛盾依然突出,表現在關鍵核心技術掌握不足、產業鏈存在短板、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高、創新體系不夠完善、監管工作有待加強,以及產業過剩的風險開始顯現。

與此同時,物聯網汽車深度融合,由此對產業格局和生態體系產生了深遠影響。面對新的形勢和變化,我國汽車產業在關鍵核心技術、企業競爭能力和國際化經營水平、產業布局、創新體系等方面准備還有所不足,面臨較大挑戰。

而在新能源發展方面,不少專家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是汽車行業的重要任務,也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大勢所趨。與此同時,不能忽視作為汽車產業主體的傳統汽車改造提升,傳統汽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然佔據主導。(記者 黃裕)

(責編:方正(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運抵海南文昌 將於11月首飛 9月1日,我國最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火箭完成一系列裝配和測試工作后,將於11月擇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實施首次發射任務。【詳細】

中科院為海外青年學者回國創新發展鋪路搭橋127名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及“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以及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家的100余位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和中科院海外評審專家代表近日齊聚北京,交流了解國內科研領域最新情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