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楊振寧和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分別發文,爭論中國是否應該修建大對撞機。這場爭論的一個導火索,就是評論家、哈佛大學物理系博士王孟源“看衰”大對撞機的文章。9月5日,王孟源在博客上回應王貽芳,稱美國大對撞機1990年代的下馬內幕是一開始壓低了預算,預算嚴重超支是美國超導超級對撞機(SSC)失敗的主要原因。這與王貽芳的觀點截然不同。
王貽芳在《中國建大型對撞機正當其時》中寫道:“美國超導超級對撞機(SSC)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當時的政府赤字且與國際空間站爭奪經費、美國的兩黨政治斗爭、德克薩斯與其他地區的區域競爭等。‘預算超支’絕不是SSC失敗的主要原因。”
王孟源在9月5日的博客中反駁了王貽芳的看法,“當SSC在美國國會經歷評審的時候,剛好是我博士畢業,到德州加入了溫伯格的研究團隊。溫伯格是SSC背后的最重要推手,在那段時間為SSC到處奔走。每周組裡開會,他也必然會把最新發展和大家分享,所以我對SSC預算被裁的來龍去脈有真正的內線消息。”
王孟源說,SSC的推手溫伯格很后悔一開始低報預算:“SSC原本的預算在1987年是44億美元,到1993年被裁的時候,總進度不到20%,隧道挖了不到1/3,但是預算已經漲到120億美元。國會決定放棄已投入的20億美元資金之后,溫伯格在組裡會議總結教訓的時候,很后悔一開始把預算數字壓得低過頭了:若是早把實際上接近200億美元(1993年幣值,相當於2016年330億美元,超支比率約為450%)的真正費用分發到各個工業州的轉包商去,德州議員就不會在國會孤立無援。”
王貽芳認為美國下馬SSC極為錯誤,使美國高能物理學落后於歐洲:“歐洲建造了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雖有超支,但並不是太多。”
而王孟源則認為,LHC的超支是非常嚴重的,達到346%。“在1998年開建時預算是26億美元,到2008年完工實際花費了90億美元(相當於2016年的101億美元),超支比率346%。”
王孟源還認為,LHC比SSC便宜,主要因為它沿用CERN的現成隧道和基礎設施,而在SSC的預算裡,這些項目佔大約一半,所以如果LHC必須從頭建起,總花費應該在200億左右(2016年美元幣值)。
王孟源在博客中說:“王所長計劃建造的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和質子對撞機(SPPC),總預算是1400億人民幣,假設這是今年的幣值,依當前的匯率等同210億美元,基本上和LHC的總價一樣。但是SSPC的尺寸比LHC大四倍,能階高七倍多,照理應該貴四到七倍之間。所以在邏輯上這有兩個可能:第一是王所長能保証在未來30多年的建設期間,有一連串舉世獨創的突破,不但打破全球對撞機價錢隨時間上升快於通貨膨脹的傳統,而且反其道而行,能壓低造價四倍以上。第二是高能物理界造對撞機的傳統依然健在,包括低估預算四倍左右。不論實際預算是多少,一個超千億人民幣級的計劃必然會擠壓其他基礎科學方面的投資,這不但是常識,而且和中國的基礎科學總預算是否增長是兩回事。王所長說因為總預算要增加,所以其他科目不會受擠壓,只是純粹玩弄語法﹔如果沒有這個計劃,總預算的增長就可以真正提升許許多多對國家社會有立即直接貢獻的研究。”(記者 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