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藥,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2016年09月06日08:1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圖片來源:新華網)

在今年高考之前,部分商家為了應對考生和家長當時的應考心情,售賣各種促進記憶力和專注力的“聰明藥”,這些藥物到底有什麼成分?真的存在短時間內讓人變聰明的藥嗎?

聰明藥的本質

為了提高考試成績,一些家長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了解到?甲酯、莫達非尼等“聰明藥”。據商家稱,這些藥物具有提高學習能力的作用。那麼,這類藥是真的有可以讓人變聰明的神奇效果嗎?

其實所謂的“聰明藥”是一種神經抑制類的西藥,並不能真正使人變聰明。人腦對記憶的處理方式是通過神經細胞突觸連接實現的,很多神經遞質在其中起到核心作用。這兩種所謂的“聰明藥”都有一定的適應人群,且原理也不同。莫達非尼是用於治療嗜睡症的藥物。服用這種藥物可以讓人72小時毫無困意,通過讓你的神經遞質有足夠的含量,繼而可以不斷地進行工作。這種藥物顯然也隻能在特殊狀態下使用。另一種藥物?甲酯主要是用於治療兒童多動症,可以起到讓孩子的精神高度集中的作用。因此,才有了一些准備參加高考的學生想利用這些藥物,來讓自己變得更“聰明”。但實際上,沒有研究能夠証明這些藥物具有這樣的功能,相反,服用后還有不少人會出現不良反應。

“聰明藥”的副作用

“聰明藥”作為一種藥物,會參與人體內部的代謝,同時對人體造成危害。所有對神經系統直接作用的藥物,都會改變神經細胞突觸以及神經細胞的種類、含量等。而青少年的神經系統還處在發育階段,如果通過藥物人為地提高神經遞質的含量會對神經系統的發育形成抑制作用。使用這類藥物其實是得不償失的。

緊張焦躁如何緩解?

高考會給考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緊張焦躁的情緒也影響著考生的日常生活。很多家長和考生尋求“聰明藥”的幫助也是因為害怕考試時發揮不出平時學習的水平而尋求心理安慰。面對這些壓力,學生和家長們又該如何去調整心態呢?

就像在巨大壓力下有些人甚至會出現腹瀉等身體不適的狀況,這些反應都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有心理壓力是正常的,但絕不能依賴藥物的作用,應該多進行心理訓練,逐漸實現壓力疏導,才能坦然面對考試。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學習上沒有捷徑可尋,但是可以通過健康的飲食、適度的鍛煉和合理的作息來緩解緊張情緒並提高學習的精力。

(作者:軍事醫學科學院張成崗教授)

(責編:姚欣雨、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