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安檢后的食品不能吃?錯!

2016年09月02日16:27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用科學擊碎流言】地鐵安檢后的食品不能吃,錯!

隨著城市人口的激增,地面交通擁堵的加重,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坐地鐵出行。乘坐地鐵時,按照規定乘坐者必須將隨身攜帶的包進行安檢,於是,流言又開始出現了,稱面包、水果、水等食物過了安檢機后,會有輻射殘留,不能再吃了。

聽此流言,許多上班族感到很是后怕,一周5天坐地鐵上下班,因趕時間常常會把早餐放在包裡,如此一來,自己豈不是吃了大量通過了安檢機的食品?他們擔心,輻射富集到一定程度后,會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對於這一流言,中國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專家阮光鋒明確表示,上述說法是錯誤的,大家不用擔心地鐵安檢對食物產生輻射。他說:“一個物體的輻射主要看其自身的含量和成分,水果等食物不會因為X射線的照射產生殘留,更談不上累積傷害。”

阮光鋒表示,雖然射線裝置有強有弱,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對於地鐵、機場和一些特定場所設置的安檢機的輻射量控制,都是在安全線以下的,大家大可放心。因為,由於涉及公眾的健康,所有的安檢裝置的安裝和使用,都必須經過環保部門的檢定,在國家規定標准范圍之內,且通常遠遠低於對個人的管理限制,即每個人能接受多大的劑量。

另據了解,國家出台的《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准》,是根據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等6個權威國際組織的標准而制定的,即使在世界范圍內都是較為嚴格的標准。有關專家說,在這樣嚴格的標准之下,還有人說過地鐵安檢后食品不能吃,不是不懂科學常識,就是別有用心。(儲棕荷)

(責編:劉麗娜(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韓春雨實驗結果遭質疑 科學界表示仍需等待 3個月前,因發現了一種革命性的基因編輯方法並在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而“一鳴驚人”的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因為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一家實驗室對外宣布能夠完全成功重復韓春雨的實驗。【詳細】

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首次曝光 參加國際訓練意大利撒丁島組織的航天員洞穴訓練任務,來自不同國家的航天員組成乘組,在與外界隔離的復雜洞穴中進行探險、勘查和測繪等活動,並完成採集洞穴樣本、尋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學試驗,旨在通過在極端環境中工作和生活,評估和鍛煉航天員的行為績效技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