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8月30日稱,俄羅斯科學院的射電天文望遠鏡接收到來自距離地球大約94.4光年的“強烈信號”,引發全球科學界關於這個信號是否發自外星人的熱切探討。而上世紀70年代收到的類似外星信號,更是讓各國科學家困惑至今。
人類一直在興趣盎然地尋找地外文明發出的訊息。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物理學家菲利普·莫裡森和朱塞佩·科科尼就認為,任何使用無線電通訊的地外文明都可能會選擇1420兆赫茲的頻率,因為它由宇宙中最普通的元素氫發出,宇宙中所有智慧物種都應該認識這種元素。1973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射電天文台的“大耳朵”望遠鏡更是被指定參與科學性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簡稱SETI)。
1977年8月15日晚間10點16分,天文學家杰裡·赫曼在SETI項目工作時突然發現“大耳朵”收集到的數據中有一系列特殊的訊號強度和頻率,整個訊號序列持續了72秒鐘。困惑不已的赫曼在電腦打印機的報表上圈出了這個訊號,並在旁邊寫上“Wow!”。此后科學家就把它稱為“Wow!”(“哇”)訊號。由於“大耳朵”望遠鏡的設計限制,當時無法確定這個訊號的確切來源,隻能大致推斷這個訊號來自人馬座M55星團(距地球約1.76萬光年)。
收到“Wow!”訊號的消息一經傳出,很快在西方世界引發轟動。英國廣播公司稱,“我們真的被外星人聯系了嗎?”科學界也展開一場大辯論,有些科學家認為,它不過是源自地球的訊號在空間碎片的反射而已。還有科學家認為,大氣閃爍的效果也會產生類似的微弱連續訊號的星際閃爍。但沒人能斷言,這個訊號與外星文明無關。專注於搜尋地外文明的科學家丹·沃西默說,考慮到有些恆星的年齡是太陽的兩倍,繞它們運轉的行星上可能存在的文明比人類先進幾十億年,外星文明可能會釋放出輻射,就如同地球上的電視廣播和雷達信號射入太空,或者它們可能發射問候信息到太空,希望其他文明能聽到。就在“Wow!”訊號被探測到幾個月后,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科幻大片《第三類接觸》在美國上映,更激起了民眾對外星文明的興趣。
科學界的激烈爭論也並沒能搞清楚“Wow!”訊號到底是什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進一步研究表明,“Wow!”訊號不可能是地球發出反射的信號(包括衛星或飛機等)。1997年,當年發現“Wow!”訊號的赫曼在論文中認定,它的源頭不可能來自地球人類的軍事或其他產物,最可能的解釋是這個訊號來自一個外星文明。但另一方面,研究人員也尚未証實它確實發自外星文明。
科學家感到困惑的是,這個訊號被追蹤到M55星團西北處,而那裡並沒有恆星或行星。1997年,SETI研究人員保羅·舒奇告訴《新科學人》雜志,如果這個訊號真的來自外星文明,那麼它需要先進得令人吃驚的設備才能發出。最令人不解的是“Wow!”訊號隻持續了72秒,此后再也沒有被探測到過。如果外星人試圖同我們接觸,那麼他們為什麼不反復發出它們的信息呢?《國家地理》雜志稱,考慮到宇宙浩瀚,“Wow!”訊號可能來自一個外星文明,但在這個文明發出該訊號后因某種原因滅絕,因此該訊號再也沒有出現過。英國科幻小說作家亞瑟·克拉克在1997年接受採訪時說:“隻有上天知道它(指‘Wow!’訊號)是什麼!”(侯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