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牛奶有益於身體健康。奶中的澱粉、糖類和脂肪等可以轉化為人體活動所需的能量,其中的蛋白質、無機鹽等又可以促進身體發育,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小到幾個月的嬰兒,大到百歲的老人,牛奶和乳制品都應是他們每日膳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市場上常見的奶制品主要有液態奶、酸奶、奶酪、奶粉等。有心的消費者不難發現,賣場裡有些奶制品擺放在貨架上,有些則存放在了冷櫃內﹔有些牛奶可常溫存放1年,但有些隻能冷藏保存3天。為什麼同樣是牛奶,存放方式和保質期卻相差如此懸殊,這中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一些消費者認為,牛奶的保質期越長說明處理工藝越先進,奶質也越好﹔還有一些消費者認為,牛奶的保質期越長說明添加的防腐劑越多,越不利於健康。那麼事實到底是什麼?是什麼加工工藝讓牛奶的保質期有如此大的差距?不同保質期下牛奶的品質又有多大的區別呢?
事實上,牛奶保質期的長短是由殺菌方式決定的。根據不同的殺菌方式,可以將牛奶分為巴氏殺菌奶、高溫巴氏殺菌奶和超高溫滅菌奶。通常情況下,需冷藏保存且保質期在三天左右的牛奶屬於巴氏殺菌奶,這種牛奶經過低溫殺菌處理,既能保留牛奶中對人體有利的細菌、殺死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同時也能保持牛奶的營養與鮮度。無需冷藏的牛奶也被稱為純牛奶,通常採用超高溫殺菌處理,超高溫殺菌即經過4-15秒135-152°C的瞬間滅菌處理將牛奶中的細菌全部殺死,這類乳制品的保質期通常可達6至9個月。經過更高溫殺菌的牛奶保質期更長。在不同的殺菌方式中,巴氏殺菌奶的營養成分得到了最好的保存,但因為其對儲藏條件要求較高,因此價格也相對更高。如果條件允許,巴氏殺菌奶是最好的選擇。
說完牛奶的分類,我們來說說喝牛奶。牛奶雖好,但也不是多多益善。有些人喜歡把牛奶當水喝,但過多飲用牛奶會引起尿鈣排出增多,對易感染腎結石的人群來說還容易誘發腎結石,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來說也是大忌。通常健康人群每天飲用250ml-500ml牛奶就可以滿足身體需求了。(劉璐)
本文由藥劑學博士、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項目主管崔淑霞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