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事件解疑釋惑系列報道】

氧氣“發家史”: 它無處不在,但它從何而來?

2016年08月29日08:2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2005年阜康礦難的生還者王樹友正在吸氧以維持生命。(圖片來源:新華網)

氧氣對人類來說不可或缺,意義重大。氧氣無色、無形、無味,並且無處不在。大多數時間我們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如果沒了氧氣,我們可能連兩分鐘都活不下去。

氧氣在誕生伊始時,並沒有做到“家大業大”。據中國科技網報道,早期的地球上沒有生命跡象,卻存在少量氧氣(即穩定的基態氧分子),顯然,這些氧氣是不可能通過現在人們所熟知的植物的光合作用而產生的。那麼問題來了:早期的氧氣究竟來源於何處呢?據此,科學家給了我們幾種假說。

關於氧氣起源的猜想

首先,咱們教科書上對地球早期的氧氣來源作出了這樣的解釋:二氧化碳分子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能夠生成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原子﹔兩個氧原子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繼續生成氧分子。

2013年,科研人員研究了變成化石的固醇,這是一種遠古真菌利用極低濃度的氧氣才能生成的有機化合物。據此,他們推測遠古時期的地球上已經有氧氣存在。

據新華社報道,2015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田善喜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發現,在地球早期的大氣環境中,存在較多的二氧化碳和低能量電子。這些二氧化碳分子可以捕獲低能電子並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碳原子負離子和自由的氧原子或氧分子。經過進一步試驗,他們發現,氧分子隻有在特定的能量范圍內才能產生,而且,作為反應產物的自由氧原子也可能結合為氧分子。

2016年,據環球網報道,日本大阪產業大學等研究團隊於6月公布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觀測到了早期宇宙形成時期的氧。該研究表明,宇宙大爆炸后,氧並沒有馬上出現,而是形成於后來出現的星體內部,並通過星體的爆炸而釋放到了宇宙中。

細菌與大氧化事件

產甲烷菌和藍細菌對於地球早期的氧氣誕生有重要的貢獻,在地球上,它們可謂是“元老”級別的存在。產甲烷菌是厭氧微生物,以金屬鎳為食物來源,能制造大量的甲烷﹔至於藍細菌,其別名又叫藍藻或藍綠藻,是最早的太陽能“收割機”,借助太陽能,它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氧氣和有機物,這一過程也就是人們熟知的光合作用。

不過,盡管藍細菌一直在努力地產出氧氣,由於它們的數量敵不上產甲烷菌的數量,因此它們釋放出來的氧氣隻能被數量更多的甲烷所消耗。氧氣無處可逃,一出生就夭折了。

然而,歷史總是充滿了戲劇性的轉折。大約在25億年前,地殼降溫,地球上的鎳含量急劇減少,沒有了食物來源的產甲烷菌也隨之減少。但這對氧氣來說,卻是個好消息。空氣中的氧終於脫離了甲烷的“魔爪”,逃脫了總是被破壞的厄運。之后,空氣中的氧含量大幅提升。

對厭氧微生物來說,氧氣是它們的克星﹔而對地球而言,氧氣孕育了新的生命。隨著氧氣“勢力壯大”,它所特有的性質——高活性,使其成為一種新的能量來源。地球上開始進化出了諸如大腸杆菌之類的需氧微生物,生物的演化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復雜的人類生命也由此誕生。(鄭斌)

本文由中國科協原科普部副巡視員朱向平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姚欣雨、肖玲)

推薦閱讀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運抵海南文昌 將於11月首飛 9月1日,我國最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火箭完成一系列裝配和測試工作后,將於11月擇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實施首次發射任務。【詳細】

中科院為海外青年學者回國創新發展鋪路搭橋127名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及“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以及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家的100余位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和中科院海外評審專家代表近日齊聚北京,交流了解國內科研領域最新情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