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3-精細條帶2-10m-天津
人民網北京8月29日電(趙竹青)8月10日,我國成功發射了首顆多極化C頻段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高分三號。今天,高分三號衛星獲取的首批影像圖正式對外公布。
據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高分專項工程總師童旭東介紹,首批影像圖影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微波反射特征明顯。首批影像圖獲取了包括北京首都機場、福建廈門、天津港、洪澤湖、黃海海域等地在內的衛星影像,涵蓋聚束、條帶、掃描、全極化等高分三號衛星載荷典型成像模式圖像,反映了不同成像模式下的地貌影像特點及海洋環境監測等情況。
據介紹,截至8月24日,高分三號衛星已獲取並處理數據2.15TB,生產2級標准產品426景。后續,高分三號衛星還將繼續開展圖像輻射定標、幾何定標及圖像質量提升等,優化數據處理能力和任務規劃能力等地面系統測試工作的性能。在2016年12月完成地面系統測試工作后,該衛星將轉入應用測試與評價工作。應用測試期間,高分三號衛星的主用戶——國家海洋局、民政部、水利部、中國氣象局及其他用戶部門和有關區域,將利用高分三號衛星獲取的數據,開展衛星圖境質量和應用評價。
高分三號衛星是我國首顆分辨率達到1米的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也是國內首顆設計壽命為8年的低軌遙感衛星,可全天候、全天時監視監測全球海洋和陸地資源,並能夠高時效地獲取不同應用模式下1米至500米分辨率、10公裡至650公裡幅寬的微波遙感數據,為海洋環境監測與權益維護、災害監測與評估、水利設施監測與水資源評價管理、氣象研究等業務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手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