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結的洞穴獅子揭秘

2016年08月25日09:3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有媒體報道稱,考古學家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中,發現了兩具已經凍結上萬年的洞穴獅子。什麼是洞穴獅子?這個物種和現代獅子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我們總能在西伯利亞發現保存完好的古老動物遺體?這些來自遠古的發現又能給現代科學研究帶來怎樣的幫助呢?

西伯利亞,因為天寒地凍,被稱為“自然的大冰箱”,很多古代生物在那裡被冰凍到現在,洞穴獅子就是生存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洞穴獅子生活在更新世中晚期,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的寒冷地帶,因為居住在洞穴內,所以被取名為洞穴獅子。洞穴獅子能夠居住在寒冷的西伯利亞,是因為它與現在的獅子相比,體型更龐大,從單位體積來說,個體越大,單位面積散熱越小,越容易保溫。

獅子在距今250萬年以前的那段時期裡,是最繁盛並且分布最廣的物種,幾乎整個地球都有它的蹤跡。而現在,獅子數量很少的原因之一是氣候變化,整個第四紀冰川實際上是分成幾個階段的,兩個冰川的時期中間會有一個間冰期,溫度會上升,所以在整個時期的溫度變化呈波浪式。氣候溫度的劇烈變化導致整個地質環境的變化,使很多物種滅絕,獅子的分布版圖也縮小了很多,現在大部分獅子生活在非洲。

不確定的生存環境也是動物物種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冰河時期到來的時候,冰蓋從北極向低緯度擴散,在擴散過程中,很多動物不適應冰河環境,包括寒冷的天氣、缺少食物,並因此滅絕,這與動物自身的因素也有關系,比如猛?象體積龐大,對食物的需求比小體積的動物更多,小動物活下來的幾率自然就更大一些。

另一個原因是人類的出現。那時正好是人類的狩獵時期,大量的狩獵也可能導致這些大型動物滅絕或是數量減少。

凍結的洞穴獅子對現代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冰凍的動物有比較完全的組織,與化石相比,能傳遞更多信息,這對我們了解古代生物起源,以及這些物種的基本生存情況、環境、氣候、物種之間的相互關系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黃乘明)

(責編:趙鵬(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韓春雨實驗結果遭質疑 科學界表示仍需等待 3個月前,因發現了一種革命性的基因編輯方法並在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而“一鳴驚人”的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因為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一家實驗室對外宣布能夠完全成功重復韓春雨的實驗。【詳細】

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首次曝光 參加國際訓練意大利撒丁島組織的航天員洞穴訓練任務,來自不同國家的航天員組成乘組,在與外界隔離的復雜洞穴中進行探險、勘查和測繪等活動,並完成採集洞穴樣本、尋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學試驗,旨在通過在極端環境中工作和生活,評估和鍛煉航天員的行為績效技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