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可以當錢包?“黑科技”就快實現了

2016年08月20日08:1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技術人員在採集虹膜信息。(圖片來源:湖北日報)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IBM大中華區副總裁王天義曾表示,互聯網公司正在利用社交網絡、移動互聯及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以實現傳統銀行難以實現的業務。沒錯,在信息化的今天,支付領域也在逐步走向“數字化”、“無現金化”的高峰。當你還在驚嘆於掃碼支付的便捷與高效時,科技已把你的這種驚嘆往前推進了一步。

據北京日報報道,2016年7月21日,互聯網金融身份認証聯盟(IFAA)年度大會公布了一項新型身份驗証方式——虹膜識別。同為生物識別技術,相較於面部識別和指紋識別,虹膜識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為什麼要採用生物識別技術來支付?

我們在密碼支付時代已停留了太久,錢包總是被各種卡塞滿,即使是現在,帶著現金出門的人也不在少,既不便捷,也不安全。生物識別技術則為移動支付開辟了一扇新大門。所謂生物識別,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結合傳感器原理、生物統計原理等來對個人身份進行鑒別。人的某些生理特征具有唯一性,因此,相較於其他的識別方式,生物識別在准確性上有著明顯的優勢,而這種准確性也迎合了移動支付最重要的要求——安全。

虹膜識別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據IFAA成員馬力介紹,虹膜是位於眼睛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它具有唯一性、穩定性、非侵犯性及防偽性,虹膜識別技術不需要人與識別機器進行接觸,也無需除虹膜以外的任何証件,是目前生物識別中安全性最高的識別方法。

目前,一些電子企業已開始生產支持虹膜識別的產品,如支持虹膜識別的手機、門禁等。當然,作為未來支付市場的“新秀”,虹膜支付必將會引來各類企業的廣泛關注,而根據這一概念生產的線下產品也將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便利,比如當你付款時,眼睛對准鏡頭即可輕鬆完成付款,ATM機一旦配備這種技術,交易過程也會更加安全,網購時刷一刷“眼”就可以輕鬆完成購物體驗。(朱雅文)

(責編:左雲森(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韓春雨實驗結果遭質疑 科學界表示仍需等待 3個月前,因發現了一種革命性的基因編輯方法並在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而“一鳴驚人”的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因為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一家實驗室對外宣布能夠完全成功重復韓春雨的實驗。【詳細】

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首次曝光 參加國際訓練意大利撒丁島組織的航天員洞穴訓練任務,來自不同國家的航天員組成乘組,在與外界隔離的復雜洞穴中進行探險、勘查和測繪等活動,並完成採集洞穴樣本、尋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學試驗,旨在通過在極端環境中工作和生活,評估和鍛煉航天員的行為績效技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