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設計大腸杆菌遺傳密碼獲成功

推動合成生物學邁進一大步

2016年08月20日08:07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重新設計大腸杆菌遺傳密碼獲成功 推動合成生物學邁進一大步

重新設計細菌微生物基因組具有深遠意義。美國哈佛醫學院帶領的一個研究團隊在19日《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成功改變了大腸杆菌細胞內3.8%的鹼基對,使之具有不同的功能。

據科學美國人網站報道,研究人員用能產生相同蛋白質的同義密碼子(組成各種氨基酸的三聯核?酸序列)替代了原來大腸杆菌64個遺傳密碼子中的7個,合成了55個基因片段(每段由5萬個鹼基對組成),重新編碼了大腸杆菌的基因組。經測試証明,大腸杆菌基本基因91%的功能被保留,並具有一定的適應性。但還未能將這些片段組成一個正常運作的大腸杆菌。帶領該研究的哈佛醫學院合成生物學家喬治·丘奇說:“這証明了從根本上重新設計細菌是可行的。”

以往研究表明,對大腸杆菌中的單個氨基酸重新編碼是可行的,因此能給他們加入一些自然界沒有的氨基酸,使其擁有更強的抗病毒能力﹔還可以讓他們隻能用合成氨基酸來培養,逸出實驗室就無法生存。

研究人員指出,這一成果向設計新的生物屬性邁出了重要一步,同時也可看作是人類基因組編寫計劃的雛形。該計劃旨在合成完整的人類基因組。

耶魯大學紐海文分校合成生物學家法倫·艾薩克說:“將密碼子從64個減少到57個,與自然界的大腸杆菌已有了很大不同,這証明通過重編基因組,從生物中提取出全新的功能和屬性是可行的。”他並未參與這項計劃。

丘奇實驗室研究人員馬克·拉喬伊說:“這項研究的規模前所未有。這是迄今造出的最大合成基因組,也是功能上改變最大的。”

目前,研究團隊正努力把他們重新編碼的大腸杆菌片段拼起來,成為一套連續的基因組,然后測試這個重新構建的生物能否有生命。丘奇說,這要花多長時間還不清楚,但據實驗室成員估計,可能要4個月到4年時間。(記者 常麗君)

總編輯圈點

生物學家有時也是生命設計師。他們為減少病毒傳播重新設計了蚊子,現在又重新設計了大腸杆菌。而設計細菌的意義毫不遜色於前者,因為光我們腸道內寄生的細菌就數以萬億計,他們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話說回來,生命如此神聖,設計生命哪能任性。對於造福人類的設計,應支持設計師們早點動手,而像設計嬰兒這樣有爭議性的方案,咱們不妨考慮清楚再做決定。

(責編:劉麗娜(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韓春雨實驗結果遭質疑 科學界表示仍需等待 3個月前,因發現了一種革命性的基因編輯方法並在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而“一鳴驚人”的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因為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一家實驗室對外宣布能夠完全成功重復韓春雨的實驗。【詳細】

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首次曝光 參加國際訓練意大利撒丁島組織的航天員洞穴訓練任務,來自不同國家的航天員組成乘組,在與外界隔離的復雜洞穴中進行探險、勘查和測繪等活動,並完成採集洞穴樣本、尋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學試驗,旨在通過在極端環境中工作和生活,評估和鍛煉航天員的行為績效技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