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相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頓時,“互聯網+”成了各行各業的焦點。
企業攜手互聯網。(圖片來源:重慶日報)
什麼是“互聯網+”?
傳統企業和產業鏈的全線下模式已經進行了幾十年,用戶獲得服務和產品的途徑、方法幾乎不會經由“互聯網”。而“互聯網+”就是打破傳統的全線下模式,通過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台,打造出的新型產業模式。
為什麼要並軌互聯網?
互聯網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企業通過這個“超級平台”可以直接聯系用戶,用戶的反饋也可以更快捷地傳達給企業。對於產業,它可以讓產業中的各個環節更有效率,從而打造更堅實、便利、面向用戶的產業鏈。通過這種升級、優化和整合,經濟市場將更加繁榮有序。
企業如何做到“互聯網+”?
通過大數據,宏觀分析用戶需求、了解用戶喜好、琢磨用戶思維、優化用戶體驗。打造一整套自己行業的互聯網應用,可以是網站、APP、特色互聯網應用等。秉承用戶需求是基礎,用戶滿意是目標的原則,思考自己企業的哪一個環節應用互聯網可以提升用戶體驗。在找到這個環節后,以怎樣的方式融合也是考驗企業和生產者的問題,關鍵就是要創新。
“互聯網+”形態下的特色應用
支付寶就是金融支付業和互聯網的結合﹔各種打車APP也是“互聯網+”融合交通業的表現。“互聯網+”的應用也可以非常具體,比如在家居方面,據新華社報道:某裝修主打“產品化”服務,推出套餐商品,線上拍下特權后,線下再和門店洽談、簽訂裝修合同。派單后,商家工程監理開始跟蹤裝修信息,消費者在訂單增值服務中可以隨時看到開工、隱蔽、中期、安裝、竣工幾大環節中的最新裝修內容。而在醫療方面,據南方日報報道:近年來,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將紗布遺留在患者體內的事故時有發生。某企業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在紗布上,一旦手術過程中出現紗布遺失,醫生和患者將收到警報提醒,平台也可以定位出紗布所處的位置。
不光是支付、交通、家居和醫療,“互聯網+”的應用已經滲入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未來它將會進一步造福我們的生活。(朱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