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中的科學——不懂“黑洞”還想穿越星際?

2016年08月16日08:14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黑洞形成圖 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與之相關的科幻作品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對未知的思考與大膽暢想。

2014年上映的《星際穿越》為我們講述了一個人類為了擺脫生存危機而進行星際探索的故事。影片中男主角庫珀穿越虫洞到達遙遠星系,在黑洞中利用引力為女兒傳送摩斯電碼,最終改變了人類命運。那麼在現實世界中人類對黑洞的了解到底有多少?進入黑洞之后,真的可以遇到奇點進入第五維空間嗎?下面,我為你揭曉這些答案。

影片中,當庫珀來到位於土星附近的黑洞時,驚異地發現眼前的黑洞是一個三維球體,並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個黑窟窿。當然,這是電影中對黑洞的視覺化處理。其實,現實中的黑洞也不真的是個洞,而是一種密度極高、體積極小的天體,一般由恆星演化而來。我們知道太陽的半徑是七十萬公裡,假如它變成一個黑洞,半徑就會大大縮小,縮到大概隻有三公裡,而地球就更可憐,直徑六千多公裡的地球如果變成黑洞,直徑將塌縮到隻有幾毫米!

當然,並不是所有恆星都可以變成黑洞的,地球就更沒戲了。黑洞一般是由質量大於太陽10倍以上的恆星演化而來。暮年的恆星,因為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而死亡,由於沒有外部力量來對抗引力,恆星殘骸便逐漸塌陷,在這之后,恆星半徑不斷減小,密度不斷增大。我們知道恆星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強,當恆星半徑收縮到小於某個值時,引力就變得巨大,能吸納周圍的一切物體,甚至連光都無法逃逸。既然光無法跑出來,我們自然看不到這個天體,所以黑洞是“黑”的,因此我們也無法直接觀測它,隻能觀測到它對其他實物的影響,從而間接得知它的存在和相關數據。很多科學家甚至相信,所有大型星系的中心都會存在超大質量的黑洞,其中也包括我們所在的銀河系。這些黑洞的質量大小不一,能達到幾百萬到幾百億個太陽質量。

多重宇宙示意圖 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那麼,現實生活中的人類可以像庫珀那樣進入黑洞並平安脫險嗎?答案也許要令科學愛好者們失望了,由於黑洞的引力巨大,任何一個試圖靠近它的人都將被撕得粉碎,另外,黑洞周圍的溫度超高,一旦接近它,也會立刻被熱成等離子體。

這樣看來,電影中的穿越故事離我們還相當遙遠,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它們還會被不斷發展的科學証明是謬誤。但是,這些都不能阻止人類的好奇心,以及對宇宙無盡的想象。(楊傲飛)

本文由北京工業大學應用數理學院教授周洪直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張希、肖玲)

推薦閱讀

韓春雨實驗結果遭質疑 科學界表示仍需等待 3個月前,因發現了一種革命性的基因編輯方法並在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而“一鳴驚人”的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近日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因為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一家實驗室對外宣布能夠完全成功重復韓春雨的實驗。【詳細】

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首次曝光 參加國際訓練意大利撒丁島組織的航天員洞穴訓練任務,來自不同國家的航天員組成乘組,在與外界隔離的復雜洞穴中進行探險、勘查和測繪等活動,並完成採集洞穴樣本、尋找生命等一系列科學試驗,旨在通過在極端環境中工作和生活,評估和鍛煉航天員的行為績效技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