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湖北省旅游委)
人民網武漢8月12日電 (記者董行、實習生彭照)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縣白溢寨主峰的北側,有一個奇妙的山洞,每到盛夏,洞中石縫裡便會凝結出一個個大冰塊,而且外面越熱,洞裡的冰塊就越多、越大,當地人稱之為“夏天冰穴”。
據當地人介紹,穴內結冰是在三伏盛暑天。初伏,冰層最厚,冰穴外的石隙中可見寬1米、長50米的巨大冰面﹔到了三伏尾,冰層開始融化﹔伏天過后10天,冰即消融。可是到了寒冬臘月,這裡反而熱氣騰騰,溫暖如春,周圍的草木生機盎然,崖下的村民常來這裡生豆芽,天氣越冷,豆芽生長得越快。
據悉,白溢寨面積70多平方公裡,主峰海拔2320米,屹立在鄂西高山叢中,自古就有“登覽勝區”之譽。“夏天冰穴”就位於白溢寨西璧山腰處的前夾灣,海拔為1700多米,穴口均為不規則多邊形。最寬處有98厘米,能容納一人鑽進。
相關資料:
夏天冰穴出現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據谷之的文章《夏冰洞》裡提到科學家的解釋:“夏冰洞”的出現,是“壓縮制冷”的結果。“夏冰洞”就是一個冰箱,這些洞裡往往有好多類似冰箱內壓縮制冷機構的小洞,這些小洞一個個互相串通連接,因而產生了連續的壓縮制冷變化,從而將空氣溫度降到冰點附近。洞外氣溫越高,與洞內空氣交換時產生的水蒸氣量也就越充足,冰也就結得越多。
北京師范大學盧雲亭教授在接受《中國地理探奇》欄目採訪時表示,這種現象叫“洞下異常帶”,這個地方底下往往有一個大洞,夏天進入到洞穴裡邊的熱空氣沒來得及散發而儲存起來,到冬季的時候,存儲的熱空氣開始往外散發,因此洞表就比較暖和,就可以看到一些青草、花開等現象。而夏天正好相反,因為冬天氣溫慢慢從地上往下降,降到洞裡邊的空氣處於一種冰雪狀態,夏天地面上的氣溫很高,這時地底下處於冰雪狀態的冷空氣就開始往外散發,所以在地表就可以看到冰雪。
(圖片來源:湖北省旅游委)
(圖片來源:湖北省旅游委)
(圖片來源:湖北省旅游委)